第29章 欲加之罪(1/6)
上回书说那静之道长坐稳了掌门之位,这百年的茅山又得了一个海晏风平。
毕竟这掌门之位在尘埃落定之前人人都是黑马。静之、怡和两人再是师兄弟,心下难免都会有些个想法。饶是让坐下的弟子有些个暗流涌动。分家麽,此事倒是个平常,亦是无可厚非。
龟厌此番回山,请出师尊华阳先生的遗命,行那代师授业之责,传了丹、经、法三诀与那静之道长。那五师兄怡和也是个无话可说。本就是一个非分之想,便是散了那执掌茅山心思,安了心去,辅佐了静之师兄共同操持了茅山这份百年的家业。
于是乎,这两位暗藏心思的师兄弟,又回到那华阳先生在时的兄友弟恭。
龟厌见了两人如此,一是个安心。便请命掌门师兄开了神仙洞,潜心参悟师父和之山郎中留下的璇玑书卷。
然,这一片安静祥和之中,京都的宋邸,却是一番黑云压城的风满楼。
咦?这皇帝不是刚刚厚赏了那宋正平衡山之功麽?怎的又是一番风雨与这宋邸?
这皇帝也是个奇怪,这才几天的君臣一体,公辅黄图。这朝堂,怎的就又开始剑拔弩张了呢?
他却不明,那龟厌顶了天雷施法作出的圆光摄魂术,也就能有这不到一月的功效。
倒是这皇帝也是个奇葩,那心大的。你倒是借此施了手段,借机平定了朝堂去?倒是个人比人气死人,倘若此时,但凡有拿章顿、蔡京这等狠人一人在,也能抓住了这大好的时机,罚除异己,翻云覆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如何独断专行,也是能做些个事情出来的。搞一个群言堂,谁说了都不算,那就只剩得一个鸡多不下蛋的瞎吵吵了。吵到最后,比比谁的手段下作,看谁的手腕硬了。
倒是不是有意赞成两人的所作所为,是为军国事,需得一个“断”。且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不能因为得了眼前这一时的苟且,偏安为乐。
于是乎,封赏边将功臣不过三日,便文德殿上兵部尚书出首,参:
“伏见,有,武胜军中郎将,宣武将军,殿前司马军虞侯,宋粲。冒领军功,乞旨严查。”
此言一出,殿上哗然,倒是不等其他人震惊的余波过去,便见又有臣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