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欲加之罪(5/6)
如论杜曾家事,通嫂婢有子,曾出知曹州,即自缢死。”
也就是说,只不过跟欧阳修政见不合,杜曾这个能吏、廉吏,就被“风闻奏事”给逼得上吊。
如果说这杜曾无名,我们的包拯包青天应该是有名的吧?
要不要看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里面写的基本上也能说得上一句“莫须有”了。
不过,比起那名将狄青来说,这杜曾死的的确是个不憋屈。
连欧阳修自己都说那狄青“未有显过”。然,凭借了自家敏锐的第六感,信誓旦旦堂而皇之的说,别看我现在没证据,但是,直觉告诉我,这货会造反的!
为了不危害国家安全,防止他以后犯罪,必须参了他!给他整倒整臭,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各位明公,苍天可见,我这煞费苦心的也是为他好啊,避免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吕维这一句“欲效仿永叔相乎”饶是个恰如其分。没证据你就凭直觉啊!
别最后弄的跟那欧阳修一样,被自己的学生御史蒋之奇效仿了他老师那神奇的逻辑带头弹劾。尽管也没什么证据,但是,这跟自己的儿媳“吴春燕有染”的奇葩丑闻弄臭了名声。
那官家听了吕维所言,甚是快慰。
自那蔡京被逐,却再也无人再朝堂上如此说话矣。
恍惚间却听那温益在在这殿上大斥曾布之语,曾布狂怼蔡京之言。
且是这句“权由臣下,非审慎之法”饶是说的心下饶是一个痛快!
心道:这兵部主事,好不厌烦也,且不说前几月与那三司私缠,就一件祭天之事,便是在这闹了三月有余。今日又弹劾宋粲,且不知是何居心。
自开始便与你好生言道:你的话,我听见了,别再说话了,我已经知道了。倒是好话听不进去,且还在这里一味私缠。
想至此,心下恼了这兵部尚书。见那吕维言语说的他无言以对,便心下大快。
话说这做事还的要情商啊,尽管这宋朝的官家属于弱势群体。但是,人大小还算是个领导,尽管事名义上的,那也有一票否决权啊。
靠以前拉几个同党造声势,呜呜泱泱仗了群胆逼着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