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视履考详(1/6)
此番吕维夜会张呈、私授官爵、矫传圣旨,那件事情单拎出来都是个挨刀的罪过。
这吕维甘愿赌了身价,行此下策,且是为了那端?
说起来倒是一个光明正大且无可厚非的理由——皇权归正。
如今这朝堂饶是个君弱臣强积年矣,自仁宗始,这君弱臣强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说仁宗以仁治国,倒是冤枉了他。他的“仁慈”只是相对于“公卿大臣,文人士大夫”。
然这“仁”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
仁宗朝,士绅的土地兼并且是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重禁莫能止焉”。
能到何等的地步?那叫一个“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样“仁慈”的皇帝,自然是受得士大夫们的拥戴,别说将他夸做“尧舜”,就是把他说成玉皇大帝都不为过。
占了大便宜了麽,总得给人一个好名声吧。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事,这文人士大夫且是不屑干的。
不过说回来了,“仁”宗的为人还是不错的,但是,硬说他是个“盛世明君”在下且是不敢苟同。
不过,后来的皇帝总算是醒过来味了,所以,就没那么好了。因为仁宗让这些个“公卿大臣、文人士大夫”这便宜占的且是一个祸国殃民。
咦?怎的是一个祸国殃民?
都收不上税了!还不祸国殃民?
皇帝是靠税赋养官,养兵,养活自己这一大家子人的。但是,税赋这事指望了那些个“公卿士大夫”们拿钱?姥姥!我看你长的像大钱!
没办法,不好说话的都是爷,那就捡好说话的来呗。于是乎只能对平民百姓加税。
平民?本身就是靠种地弄点粮食过活的。且是个不富裕,关键是现在连地都没有了!你还要他们喝风屙沫的给你交税?
你这刨根问底的给人断了,人还不得跟你玩命?
这没屁眼的事,即便是皇帝答应,农民也不答应。你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于是乎,仅庆历年间就有京东路沂州、陕西商州两次农民起义。这一打就是好几年。打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