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明入地中(5/6)
好,是好事,关键这利谁来让?让你这些当官的拿薪水去填?官员肯定会骂娘。
下层官员倒是不骂娘,但是肯定会卯足了劲在从百姓身上再变本加厉的捞回来。
让富户去让,更不可能,他们的钱都是拿铁丝穿在肋骨上的,让他们拿钱?你想的有点多。
这样的话富户也会骂人。不过,在骂人的同时,也会向百姓伸手。
这回好了,这利是让了,但是百姓却不得什么好处,也会跟着一块骂你。
所以说官场,也不是只侍你的“道”,也不是讲“道”的地方。
如果你硬是讲,也无可厚非。
你这样搞的话,倒是个人都有对“道”的理解,这个还不能做一个统一。
这弊端麽,也是显而易见,要么就是政出多门,下面官吏不知道要听哪个。
要么就是相互掣肘,朝令夕改,啥事干不成。
如此,便是一个官风因循守旧,官吏明哲保身。
不做事便无错处可查。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不作为,混吃等退休。诶?我不装了,我躺平了,你拿我怎的?于是乎这冗官、冗兵、冗费之三冗便是将那国库吃的一个精光,然后开始打皇帝内库的主意。
如这皇权果真归帝,殿上如臂指使,又何来的政出多门也?
说这皇权旁落便不是好事了吗?
其实无论什么权利,分权治之,相互制衡便是好事。
无论权利旁落在哪,权分不散且可控便是好事,即便是“专权独大”也是有个主要责任人的。
要不然谁说了都不算,不出事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且是大眼瞪小眼,相互推诿没人承担责任。
所以说,这权柄并无好坏之分,善恶均在人心也。是好是坏且由得后世评价去吧。
话回书中。
见那中书舍人张天觉转身头也不回的离了大殿,殿上群臣皆惊却不语。
官家见此也是瞠目结舌,心想:怎么茬儿?这是要将我爹那会的“熙宁三舍人”之事重演啊!
想罢,这心里也是犹豫,刚想开口命站在身边傻眼的黄门公将其劝回。
倒是这嘴还未张开,便见得那吕维推金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