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要改变(1/4)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跋涉多年,我时常陷入对创作风格与作品深度的思索之中。
近期,我决心对一部旧作进行改写,试图突破过往创作的桎梏,不仅要在字数上实现大幅扩充,更渴望在叙事风格与思想表达上完成一次蜕变。
这场改写之旅的灵感源泉,是我沉浸于《资治通鉴》的阅读时光,以及对经典文学形象的深刻感悟,而最终聚焦的连环杀人案题材,实则是我对人性与命运的一次深入探讨。
翻开《资治通鉴》,千年的历史风云在眼前徐徐展开。
从秦始皇横扫六国的雄图霸业,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革新;从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到王朝覆灭时的苍凉悲怆,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有的因贤明而开创盛世,有的却因昏庸而招致覆灭。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代开创者,自身的德行与作为是何等重要。就如每一个王朝的初代帝王,唯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高尚的品德赢得臣民的拥护,方能奠定王朝兴盛的根基。
这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暗含着人生的处世哲理: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必先从自身做起,树立高远的追求,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我价值。
合上书卷,唐僧扫塔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个在深夜里,手持扫帚,一步一步清扫佛塔的身影,是那样的虔诚而坚定。
尽管他深知西天取经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万般不由人,一切皆是命”,但他从未放弃,始终怀着一颗向佛之心,努力前行。这种面对命运的无奈却依然坚守自我、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它让我明白,人生虽有诸多无法掌控之事,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己所能地去完成目标、实现理想。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我构思出了以连环杀人案为主题的小说。在传统的悬疑故事中,凶手往往被定义为“坏人”,他们的行为动机多是出于贪婪、仇恨或扭曲的心理。
然而,我却想打破这种常规,塑造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中,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幸与苦衷,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