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断粮了(1/3)
一九七二年的春节就要到了,这一年,大兴安岭地区的天气特别寒冷。
清晨,天还没亮,父亲就起床了。他穿上羊皮大衣,戴上狗皮帽子,手上戴着母亲亲手做的棉手套,背上一个大帆布兜子,手里提着一把斧子就到激流河起网去了。
走了大约一个来小时,到了河边,河水冻了有一尺多厚,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父亲走到一处积雪微陷的圆坑旁,用脚把雪踢了踢,露出一个冰窟窿来,上面已经冻了一层冰。父亲用斧子把冰层剁开,伸手拉住留在上面的网绳把网扯了出来,然后一点点的收网,这一网挂了足有十几条鱼,每条都有二三斤重,有两条狗鱼,剩下的都是细鳞鱼。第二张网也挂着十几条鱼,起完网,父亲把新织的大眼网下到河里,然后背着装满鱼的帆布兜子回家了。
大兴安岭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说法,此言非虚。父亲刚走进林场,迎面看见林场食堂的大师傅孙胖子迎面走来,他手里提了一壶酱油,看见父亲,他笑着说:“许兄弟,起网去了?今天收获怎么样?”
父亲平时和孙胖子关系不错。他五十多岁年纪,老伴儿没生过孩子,家中就老两口过日子,为人随和,是个热心肠,做得一手好饭菜,林场谁家要是有了红白喜事,喊他一声,他准去帮忙炒菜,去年大哥结婚办酒席就是他帮忙炒的菜。
父亲知道他爱吃鱼,忙把兜子放下说:“老孙哥,今天的鱼可没少逮。”说着伸手从兜子里拿出几条鱼来,“来,拿几条回去吃。”老孙头满面笑容的说:“兄弟,这怎么好意思呢。父亲说:“这有什么?自己逮的,又不是花钱买的。我知道你们老两口爱吃鱼,来,拿几条回去。”说着伸手抓起几条鱼就塞到老孙头手里。老孙头哈哈大笑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兄弟。”拿着鱼转身高兴的回家了。
父亲回到家,一进院了,把兜子里的鱼倒在地上,把鱼都埋在院里的雪堆里。拉开屋门,一阵热腾腾的白气冲了出来。母亲已经做好了饭,玉米面窝头,菜是酸菜汤,孩子们都没起床。
父亲脱了大衣,摘掉帽子,在脸盆里洗了把脸,擦干了脸,坐到小矮凳上,母亲把饭菜端到小地桌上。父亲端起酸菜汤喝了一口,母亲满脸愁容的说:“老许,粮食又没有多少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