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安史之乱:悔不当初(2/6)
洪流,向着前方涌动而去,直至东都洛阳。
安禄山乘坐着一辆华丽的铁舆,他的属下们则骑着高头大马,或步行跟随其后。他们的队伍绵延数十里,烟尘滚滚,马蹄声响彻云霄,鼓噪之声震动大地。每一个士兵都充满了战斗的热情和对胜利的渴望。
“活捉妖孽杨国忠,再展我大唐雄风!”这是他们共同之心声。
此时,天下太平已久,百姓们已经习惯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更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当他们听到安禄山起兵的消息时,纷纷感到震惊和恐慌。
河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安禄山管辖的范围,这里的人民对他心怀敬畏。如今,面对安禄山的叛乱,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的地方官员选择开门投降,迎接叛军的到来;有的则弃城而逃,希望能躲过一劫;还有些人奋起反抗,但最终还是被叛军无情地斩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的叛军逐渐壮大。他们迅速占领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并继续向南推进。与此同时,身在华清宫的唐玄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刻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略。
万象神殿里,大臣们面色凝重,闷闷不乐,等待着玄宗上朝。只有杨国忠意气风发,一副志在必得模样。
他浑身上下都在发出这样的信息:怎么样?我早就说安禄山造反,力劝皇上杀之,但没有人相信。现在他反了吧。
玄宗皇帝来到朝堂之上,满脸愁容,揉着太阳穴,对着下方的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朕如今面临困境,不知如何是好。安禄山率领二十万大军造反,形势危急,你们可有良策能助朕迅速退兵?”
此时,朝堂上的一些老大臣纷纷站出来,向玄宗进言:“陛下,依老臣之见,应速速提拔武状元郭子仪和李光弼为节度使,派他们前往河北平乱。如此,方能迅速平息叛乱。”
玄宗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然而,就在这时,杨国忠却突然站出来,拱手奏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忧。安禄山不过是一介草寇,独自作战而已。他手下的士兵都不相信他。因此,不出十日,他必将战败!”
玄宗闻言,喜出望外,急忙问道:“杨爱卿,为何如此肯定?快快说来听听。”
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