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初涉迷障(2/6)
。”
吃罢午饭,我们一同回到那个不起眼的小客栈。刘墉化妆成一个道长,我和付钰化妆成他的徒弟。刘墉手拿拂尘在前,我和付钰身背包裹宝剑在后。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干嘛总是化妆成道士呢?第一,道士有头发,和尚没有。我们是大清官员,怎能弄个光头?肯定不行。第二,我和刘墉在老君山静修时学的都是道法,能够运用自如。第三嘛!刘墉还拿了那“须弥”道长的招牌,那招牌就是干这个用的。
这天刘墉七拼八凑地又买了些东西,那些东西也是用来做道法用的。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些黄表纸、硫磺粉、焰硝、头酒、鬼子红(朱砂)之类。
鬼子红这个词大伙可能不知道来历,它源于大明朝万历年间打东洋倭寇时,倭寇头上戴的小红点。东洋倭寇当时被我们称作东洋鬼,所以朱砂就被叫成了“鬼子红”,后来泛指深红色的颜色都叫“鬼子红”。
我们三人收拾好东西,一切准备就绪,就来到了那个闹鬼的古宅。
我上前砸门,许久,一位老者缓缓打开门,眼神中透着警惕。“你们是何人?来此何事?”
刘墉恭敬地说道:“无量天尊!老人家,我们看到此宅有恶气升腾,宅内定有蹊跷,特来探究探究,或许能帮到您老人家。”老者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叹了口气,侧身让我们进了宅。
宅内昏暗无光,但也干净。我们仔细查看每一个角落,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然而,当我们来到后院时,却看到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印记,像是有人穿着某种特制的鞋子留下的。刘墉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印记,眉头紧锁。“这印记绝非寻常之人所留,定有蹊跷。”
就在此时,突然听到一丝凄凉的、几乎难以让人听到的箫声传来,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却又在宅内回荡,让人毛骨悚然。我们顺着箫声的方向寻去,发现声音是从一间密室中传出。推开门,只见密室中烟雾缭绕,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站在角落里吹箫。
刘墉大声问道:“你乃何处妖孽?为何在此装神弄鬼害人?”白衣女子却不理会我们,依旧吹着箫。随着箫声的持续,周围的烟雾愈发浓重,我们渐渐看不清彼此。突然,一群黑影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涌出,手持利刃,向我们扑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