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付钰认亲(2/6)
走进大堂,空间开阔而大气。高大的立柱支撑着整个建筑,上面精美的雕刻图案令人赞叹。大堂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公案,公案上方悬挂着“清正廉明”的匾额,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而严肃的压抑。
整个衙门的布局严谨有序,无论是庭院、回廊还是厢房,都展现出一种规整而宏大的气势。在建筑的细节之处,更是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每一处雕刻、每一片瓦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两江总督衙门的雄伟庄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我们一行走到总督府门前,我上前递交了程文,把门官兵一看刘墉穿着打扮,立刻飞奔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两江总督书麟亲自出门迎接。
“哎呀呀呀!只听说刘大人奉旨来到了我江浙一带,不想今日才得一见,快快快,有请刘大人!有请刘大人!”书麟看到刘墉后赶紧将刘墉及我们迎进了总督府三堂。
各位看官老爷,大伙在其他地方总是单单看到一些府衙的大堂,却从没看到过什么二堂、三堂。那么我们今天就专门讲一讲这些府衙建筑结构及作用。
在乾隆年间,一些较大的府衙一般沿着中轴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它矗立在大门前,犹如一面巨大的屏风,不仅遮挡了视线,还以精美的装饰展现着衙门的威严。
大门面阔三间,采用大木悬山式构制,门钉板门、八字形影壁、须弥式基座这些细节处,尽显清代建筑的精致工艺。
进入大门,便是仪门。它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架,大木硬山式的构造,只在高级官员及贵宾进出时才会开启。仪门就像一个神秘的通道,连接着府衙内外。
再往前走,便是大堂。大堂前置月台,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架,大木悬山式的构造让它显得格外雄伟。这里是举行大典、决策军事和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想象一下,每当有重大仪式,大堂里人来人往,官员们身着华服,神色庄重,场面十分壮观。
从大堂往后,便是二堂。它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架,大木悬山式的构造,是日常办公和议事的地方。平日里,官员们在这里处理各种事务,讨论案件,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
继续向后,三堂前置高台,面阔五间,大木硬山式的构造。这里是接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