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堂审舒麟(5/6)
本是安分守己之人,只因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便被他们设计陷害,落得家破人亡。我父亲死得冤枉,我们一家人也都死得凄惨。舒麟身为总督,对这些事却视而不见,甚至还暗中指使他人对我家赶尽杀绝。今日,我要为父亲讨回公道!”
舒麟听完,却依旧面不改色,说道:“小小女子,休要信口雌黄。仅凭你一家之言,怎能定我罪名?”
刘统勋听完之后说道:“再请证人上堂。”
说罢,只见那个老吏走上大堂说道:“小人唐棣见过各位大人,见过总督大人!”只见唐棣顿了顿继续说道:“舒大人可还认识小人否?”
舒麟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表示不认识。
“大人健忘了,大人再想想,乾隆爷十六年,在两淮盐运使高衡高大人府上,我们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还是在下将大人迎到了大厅,奉的茶。”唐棣慢悠悠地说道。
“你——!原来是你——!”舒麟睁大了眼睛说道。
“是的正是小人,当时,高大人给了小人一大笔银子,让小人回家养老去了。可是刘墉他们还是找到了我,经过刘墉的苦口婆心,唤醒了我内心藏匿已久的良知,我已是快要入土的人了。不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人世不是?就来到了这刑部大堂。”唐棣仍旧不紧不慢地说道。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交给了刑部尚书阿克敦。这封信是舒麟让高恒送给林万春的信,里面是让林万春到邻省购买粮食充实官仓的内容,白纸黑字还盖有两江总督和舒麟本人的印章。
舒麟看到此物仍不认账,表示粮仓若少了一粒粮食,或有任何疑点,便甘愿认罪,否则绝不认罪。
只见那唐棣仍旧慢悠悠地说道:“总督大人,要不咱们前往刘墉刘大人手中那些账本上记载的仓屯去看上一看?别忘了总督大人,地方不同、土质不同、水质不同、种子不同、所生产出的稻谷不同,比如:江南所产稻谷和中原所产稻谷区别就很大,两广所产稻谷与我们江南所产稻谷区别更大。还有,购买的新稻谷和陈旧稻谷,也大有不同。要不咱们去验看验看?”
别小看这慢悠悠的话,说得舒麟哑口无言,不得不在这铁证面前低头认罪。
这时台下举子之中有人大喊道:“这——这——这人就——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