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国难纾忧(2/6)
”
乾隆微微点头,说道:“准奏!此事由傅恒斟酌吧!”
这时,户部侍郎于敏中出班奏道:“陛下!如若再次兴兵,军费开支巨大,恐我国库难以支撑,望皇上三思呀!”
乾隆怒视于敏中,怒喝道:“国家危难之时,你只知计较钱财,目光短浅。若不剿灭此贼,我大清颜面何存?”
于敏中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跪地,惶恐地说道:“皇上息怒,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退下!”乾隆丝毫不给于敏中面子,厉声喝道。然后乾隆扫视群臣,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次平叛,只许胜不许败。众卿务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若有谁敢消极怠工,定当严惩不贷!”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解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朝廷把西北战事刚刚安排妥当,大清国整个北方却出现了连日来的大雾天气,京城的情况尤为严重。
为了快速解决这铺天盖地的大雾,这日天色微明,乾隆帝身着明黄色的祭服,头戴冕旒,缓缓走出大殿要亲自祭天。一众王公大臣身着庄重的朝服,手持笏板,亦步亦趋,不敢有丝毫懈怠,个个神色肃穆地跟在其后。
乾隆帝在御道前行,目光坚定地望向天坛方向,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一丝希望的曙光。身旁的大太监曹喜及小太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祭祀用的礼器,大气都不敢出地跟在后面。
礼部的星象司仪在前引导,高声唱念着祭祀流程,那声音在雾气中沉闷地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古老呼唤。队伍行至午门,早已备好的仪仗队伍整齐排列,钟鼓齐鸣,那声音在雾气中显得沉闷而压抑。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紫禁城,向天坛进发。一路上,街道两旁戒严,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长枪,肃立警戒,那威武的身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尽管大雾弥漫,百姓们仍远远跪地,不敢抬头,只听得见队伍行进时清晰的脚步声与车轮声。
抵达天坛,乾隆帝在更衣殿换上更为庄重的祭服,那华丽的服饰上绣满了神秘的符文和象征着皇权的图案。他净手焚香后,缓缓走向圜丘。圜丘的三层汉白玉台阶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乾隆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