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肃政江苏(1/6)
经过我们一行人的明察暗访,江宁布政使司管辖下的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四府,海州、通州二直隶州;江苏布政使司管辖下的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四府及太仓直隶州等地。
有的州府不错,有的州府县确实不行,甚至有的州府县的学政方面乌烟瘴气,监生依靠自身功名和势力欺压百姓、欺行霸市,不成体统。更有甚者,一些学政官员贪污腐败,祸国殃民。
这使得刘墉不得不下决心,要整改江苏学政问题。好的地方奏明朝廷给予表彰,那些差的地方责令整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刘墉就地摘掉了他们的顶戴花翎,直接免去了他们的职务,让他们等候朝廷处置。
经过一年的查访,在乾隆二十四年秋末的一日夜晚。刘墉书房内烛火摇曳,他眉头紧锁,在案前踱步许久,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向乾隆上书,揭露这江苏学政潜藏的乱象。他缓缓坐下,提笔蘸墨,开始奋笔疾书。
“臣刘墉,今叩呈吾皇,陈江苏任职之见闻。江苏之地,文风昌盛,然生监之中,多有滋事妄为者。此辈倚仗些许功名,横行乡里,强占民田、欺凌弱小,行径恶劣至极。”
“更甚者,府州县官面对此等劣迹,竟多有瞻顾,行事犹豫不决。但凡涉及生监,便畏首畏尾,不敢秉公执法。恶者未受惩治,愈发嚣张跋扈;善者蒙冤受屈,却求告无门。”
“地方官或因忌惮生监背后势力,或因一己私利,黑白不分,致使民间怨声载道,社会风气日益败坏。长此以往,国法威严何在?百姓安宁何存?学风政风皆被此等歪风邪气侵蚀,若不整治,恐成大患。恳请吾皇明察,下令彻查,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刘墉写罢,吹干墨迹,将奏章仔细装入信封,只待明日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几日后,这份奏章呈到乾隆皇帝手中。乾隆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逐字逐句细细阅读。起初,他的脸色阴沉,龙颜大怒,拍案道:“竟有此等事!江苏学政官场竟如此腐败不堪!”待看到刘墉直言不讳、条理清晰的陈述,又不禁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读完后,乾隆帝当即朱批,称赞刘墉刚正不阿,对其看法大加赞赏,并迅速下令彻查江苏相关事宜。
乾隆的旨意下达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