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利令智昏(1/6)
时间在乾隆二十四年至乾隆二十五年春经过刘墉一年多整顿,江苏学政逐渐走向了正轨,呈现出一片大好。而在乾隆二十五年春天,单莹嫂子、勤格格、谢玲儿在张成的保护下也来到了江阴县江苏学政衙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张成把三位夫人送到我们这之后,交代完事宜。几日后带上刘墉写给刘统勋的回信,返回了京城不提。
单说我们这些人,有了夫人们的到来,学政衙门的后院中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女人们,尤其是勤格格,每天跟一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像就她的话最多。
谢玲儿岁数最小,也喜欢玩儿。整天跟着勤格格,到处转悠、说笑、打闹。而单莹嫂子除了和大家打个招呼之外,总是默默地帮着大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做些事情,偶尔也和刘墉在一起对个对子、做首诗、画幅画什么的。
当他们吟诗作画的时候,引得大家都不住地夸赞。都说单莹嫂子是个才女,说刘墉两口子是郎才女貌。说到我时,就成了勤格格这朵鲜花插在在了我这坨牛粪上了……
尽管我气的蹦高也无济于事,他们一看到我和勤格格在一起就起哄……
这一日,阳光明媚,学政衙门的后院中一片欢声笑语。单莹嫂子身着素雅的衣裳,指挥着护卫和衙役们布置庭院,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你们几个,把那盆花往左边挪挪,对对,这样看起来才更美观。”单莹嫂子细心地说道。
勤格格则有闲心在一旁与谢玲儿一起绣着花,不时地低声交谈,偶尔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玲儿妹妹,你看我这针法是不是又进步了些?”格格歪着头问道。
谢玲儿看了看,笑着回答:“格格这手艺越发精湛了,除了单莹嫂子外,怕是我都要比不上啦。”
这时,刘墉、我和付钰处理完公务,走进了后院。看到这温馨的场景,笑着说道:“瞧瞧,咱们这后院真是热闹非凡啊。”。我也凑上前去,说道:“可不是嘛,有夫人们在,这院子都充满了生气。”
付钰则走到谢玲儿身边,看着玲儿的针法,轻轻地扶着她的肩膀,赞叹地说道:“没想到,我家玲儿也会绣这么好的花!真厉害”
谢玲儿抬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