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多事之年(1/6)
乾隆三十三年春,京城从浙江传来一阵妖风。说是浙江湖州德清县,一个农民沈士良心怀鬼胎,找到石匠吴东明,妄图用“叫魂”法术整治自己的侄子。
吴东明一听,心中大惊,这等邪术怎可参与?当下便拒绝了沈士良,还跑去官府报了案。可谁能想到,这一报案,“叫魂”的传闻就像长了翅膀,在民间悄然传开。
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着这神秘又可怕的“叫魂”之事,恐惧的情绪如同暗潮,在平静的生活下缓缓涌动。
时间到了四月,浙江萧山县的和尚巨成、净心等人,本是外出化缘,与小孩们交谈几句,却被无端怀疑是在施行“叫魂”妖术。一群人蜂拥而上,将他们扭送到官府。和尚们大喊冤枉,可在这满城风雨的“叫魂”的恐慌之下,又有谁肯轻易相信他们的辩解?
而到了五月,山东省城济南也不太平。相传发生了几起“剪人辫发”的诡异案件,一时间人心惶惶。山东巡抚富尼汉不敢懈怠,立刻派人四处查访,抓了几个乞丐当作疑犯,匆匆上奏朝廷。这消息一到京城,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的波澜。
而就在京城人心惶惶之时,纪晓岚却出了事儿。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的京城,纪晓岚站在大理寺大堂之上,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是乾隆帝身边的红人,凭借着满腹经纶,在朝堂上也算风生水起。可如今,却因一封密信,陷入了这万劫不复之地。
事情的起因,是两淮盐引案的爆发。纪晓岚偶然得知,朝廷即将严查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卢见曾是他的亲家,平日里交情匪浅,纪晓岚心中一急,便悄悄派人给卢见曾送去了一封密信。信中并无一字,只装了一点茶叶和一撮盐。卢见曾收到后,瞬间明白,这是在暗示他朝廷将“严查盐案”。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纪晓岚的举动很快被乾隆察觉,乾隆帝命刘统勋严审纪晓岚。刘统勋端坐在大堂之上,将纪晓岚的罪过一一历数,声音回荡在都察院的大堂:“纪晓岚,你身为朝廷命官,皇上身边的宠臣,不思忠君爱国,却私通消息,扰乱办案,该当何罪?”
纪晓岚自知理亏,默默低头,不敢言语。刘统勋见他这般模样,长叹一声,随后高声宣布:“免去纪晓岚一切职务,摘除顶戴花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