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重启刘墉(2/6)
十四年,和珅在英廉的支持下,顺利承袭祖上轻车都尉爵位。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官场中崭露头角。而冯氏则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和珅毫无后顾之忧。
每当和珅在官场中遇到挫折,冯氏总是轻声安慰,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而刘墉也时常与和珅相聚,对他加以教诲,交流官场心得,情谊愈发深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三十四年,刘墉再次被起用,到江苏江宁任知府。
和珅从此在仕途上也越走越远,他的抱负也在一步步实现。而他与冯氏的感情,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厚,成为了京城中一段令人称羡的佳话。
而就在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恒傅中堂率兵出征缅甸,暂且不提。
单说刘墉,接到上任诏书后,脸上虽平静如水,内心却似有万千波澜翻涌。他深知江苏江宁知府一职责任重大,那江宁乃江南富庶之地,亦是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之所,此前他已有所领教。此番前去,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临行前,刘墉特意前往和珅处告别。此时的和珅,虽然在官场上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见刘墉来访,他深知刘墉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急忙迎了出来。
“伯父,您这就要赴江宁上任了?”和珅满脸关切,眼中带着几分不舍。
刘墉微微点头,拍了拍和珅的肩膀:“是啊,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你把酒言欢。你在这京城官场,万事都要小心谨慎,莫要被眼前的繁华迷了心智。”
和珅郑重其事地点头说道:“伯父教诲,和珅铭记于心。江宁那边情况复杂,伯父也要多多保重自己呀。”
两人又交谈了许久,从官场的风云变幻,到民生的疾苦忧患,皆一一探讨。待刘墉起身告辞时,和珅亲自将他送出家门,望着刘墉远去的背影,和珅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刘墉的离去感到不舍,又暗自期许自己在这官场能闯出一片天地。
我和付钰、刘墉一路快马加鞭,不辞辛苦,这一日终于抵达了江宁府。刚一到任,便有当地的乡绅豪族前来拜访,说了许多拜年话。表面上是欢迎新任知府,实则是来试探刘墉的态度。
我、刘墉和付钰围坐在书房中,气氛凝重。刘墉轻抿一口茶,缓缓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