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生变故(4/6)
内阁学士和《四库全书》馆副总裁的任职事务。每日,他早早来到南书房,这里是他为皇帝提供顾问服务的地方。他与其他大臣们一同讨论朝廷文件,参与决策的讨论。有时,为了一个政策的制定,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刘墉总是能以他的智慧和见识,提出独到的见解,让众人信服。
而在《四库全书》馆,刘墉更是全身心投入。他穿梭在堆积如山的书籍之间,仔细地检查每一本收集来的书籍,对书籍的整理、编纂工作进行严格的统筹和监督。他深知,《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关系到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他的努力下,编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页书稿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这一年,对于刘墉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他在朝堂之上,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担当,为朝廷分忧解难;在文化领域,又为《四库全书》的编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到了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这天,只见早朝后刘墉回到家中哭丧着脸并悲戚地说道:“刘安,太后……太后于昨日驾崩了。”他声音颤抖,话语里透着难以抑制的悲痛。我手中的花瓶“哐当”一声掉落在地,大脑瞬间空白,只觉悲意从心底涌起,眼眶顿时湿润。
太后,那是何等慈祥之人,她的懿德在宫中宫外传颂。乾隆帝的孝顺更是人尽皆知,太后的存在,宛如宫中的定海神针,又是刘墉的干娘,也是我和勤格格穿针引线之人。如今,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不敢耽搁,急忙进宫。一路上,京城的百姓也都听闻了噩耗,街头巷尾弥漫着悲伤的气息。人们低声议论,面上皆是哀容。
踏入宫中,往日的威严与庄重此刻被沉重的哀伤所笼罩。宫人们身着素服,神色悲戚,脚步匆匆。我们来到乾隆帝所在之处,只见他面容憔悴,双眼红肿,平日的英气被无尽的悲痛掩盖。身为臣子,我们只能伏地叩拜,以表哀悼。
守孝的日子里,宫中一片寂静,唯有低沉的诵经声。我和刘墉身着孝服,日夜陪伴在灵柩旁。每一次望向那肃穆的灵柩,心中的悲痛便如潮水般涌来。
乾隆帝更是数日未眠,他的哀伤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陪着他,默默承受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