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君臣共难(3/6)
一炷香时间转瞬即逝,众人纷纷呈上自己的诗作。乾隆皇帝一一浏览,时而点头称赞,时而微微摇头。当看到刘墉的诗作时,他不禁眼前一亮,大声诵读起来:“国色天香映日开,繁华倾世绝尘埃。仙姿带露迎风舞,秀韵含情向客来。魏紫姚黄添锦绣,天香国色绝纤埃。名花倾国真倾世,独占春光上凤台。”
此诗一出,众人皆惊叹不已。诗中不仅生动描绘出牡丹的娇艳风姿,更蕴含着对盛世的赞美与对国运的期许,意境深远,用词精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文人率先称赞道:“刘大人不仅为官清正,诗词亦是一绝啊!此诗格调高雅,才情非凡,真乃佳作。”
其他文人也纷纷附和:“刘大人这首诗,实在是让我等自愧不如。”“是啊,刘大人既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如此深厚的文学造诣,令人钦佩。”
刘墉赶忙谦逊地拱手说道:“诸位谬赞了,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班门弄斧罢了。”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以前丁忧期间勤格格的那首数数的诗句,如果放在这里,肯定要被笑掉大牙了。想到此处,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乾隆看到我笑,就连连问我:“刘安!你笑什么?难道这些才子们的诗作得不好?”
我赶忙躬身回道:“陛下!臣不敢!只是我刚才突然想起来我家格格在丁忧期间那首数数的诗句,就禁不住笑出了声,打扰了陛下的雅兴!臣有罪!”
乾隆听闻,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你说的可是那‘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见乾隆皇帝笑了,也跟着笑作一团,诗词大会的氛围愈发轻松融洽。
笑罢,乾隆兴致勃勃地说道:“朕倒觉得那格格的诗虽质朴无华,却也别有一番趣味。作诗之道,本就不拘一格,才情固然重要,可那份天真烂漫亦不可多得。今日这诗词大会,若能既有如刘墉这般大气磅礴之作,又有似格格那般清新俏皮之篇,才更显百花齐放。”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此时,一位年轻的书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诗词之道,贵在创新。今日既有牡丹为题,臣不才,愿以另一种风格为牡丹赋诗一首。”乾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那书生清了清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