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君臣共难(5/6)
受到了朝廷对文化的重视。
除了诗词大会,书画展览同样精彩纷呈。在宽敞明亮的展厅内,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陈列其中,或山水写意,或花鸟工笔,或书法飘逸,尽显艺术之美。乾隆皇帝漫步其间,仔细欣赏着每一幅作品,不时与身旁的文人雅士交流心得。
一位年轻的画家指着自己的画作,向乾隆皇帝介绍创作思路:“陛下,此画描绘的是本地的山川风貌,旨在展现家乡之美。”乾隆皇帝点头称赞道:“画工精湛,意境深远,可见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乾隆皇帝不仅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让民间文人有了与朝廷交流的机会,极大地拉近了朝廷与民间文人的距离,宛如在朝廷与民间搭建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让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盛世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随着南巡行程的圆满结束,浩浩荡荡的队伍调转方向,踏上了返程之路。乾隆皇帝端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之中,车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向后飞驰,但他的心思却全然沉浸在此次南巡的点点滴滴里。
马车缓缓前行,轻微的颠簸声仿佛是思绪的鼓点,乾隆皇帝眼神略带疲惫,却又透着思索的光芒。他微微掀起车帘,看着随行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此次南巡,犹如一场对国家的深度审视,让他亲眼目睹了盛世之下的诸多细节。
他转头看向骑马随行在旁的刘墉,开口说道:“刘爱卿,此次南巡,朕可谓是收获颇丰。一路之上,既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也察觉到了不少潜藏的问题。回去之后,着实需要好好整顿一番。”
刘墉听闻,赶忙勒住缰绳,恭敬地欠身说道:“皇上圣明,洞察秋毫。此次南巡,微臣亦是感触颇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吏治清明对国家的重要性。回去之后,微臣定当鞠躬尽瘁,全力辅佐皇上,整饬朝纲,不负皇上的信任与百姓的期望。”
乾隆皇帝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对刘墉的赞赏与期许。
漫长的归程结束,京城那巍峨的城墙终于映入眼帘。一回到京城,乾隆皇帝不顾旅途劳顿,即刻下令召开朝会。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肃穆,满朝文武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等待着皇上的旨意。
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