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使臣之争(1/6)
第141章 使臣之争
乾隆五十三年秋,京城的天空湛蓝如洗,丝丝白云悠悠飘荡。乾隆皇帝收到了远在万里之外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书信,书信是由一个中国名字叫贺清泰(原名louis poirot)的法兰西人带来的,由于此人才华出众,后来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不提。
且说那一日,乾清宫内,烛火摇曳。乾隆屏退左右,独坐在龙椅之上,缓缓展开那封来自异域的书信。信上文字,乃是由贺清泰精心译为汉文,笔触工整,却难掩其中透着的别样风情。
路易十六在信中先是表达了对东方大国君主乾隆的敬仰之情,言辞间满是对天朝上国的倾慕。“听闻贵国,地大物博,礼仪之邦,声名远扬于四海之外。朕心向往久矣。”他这般写道,描述着法兰西对清国的诸多想象,从繁华的市井到神秘的宫廷,无一不令其好奇。
随后,路易十六提及了两国互通有无之事。“吾国之奇巧器物,如自鸣钟、珐琅制品,工艺精巧,愿与贵国共享。亦望能得贵国之丝绸、茶叶、瓷器,以解吾国民众对东方珍品之渴慕。”他详述着法兰西的特产,试图开启一场跨越重洋的商贸往来,字里行间,满是对贸易前景的期待。
信中还谈及了文化交流。路易十六盛赞中国的诗词书画、经史子集,“贵国之文化,源远流长,如璀璨星辰,照亮世界。朕愿派遣博学之士,前来学习,亦望贵国能遣贤才至法兰西,传播贵国之文明。”他提议互派学者,搭建起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乾隆读罢,陷入沉思。手中的信笺,似有千钧之重。这万里之外的法兰西,虽远在天边,却带着如此热忱的交流之意。他抬眼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心中却思绪翻涌。这封书信,或许将成为大清与异域交往的新,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几日后,养心殿内,乾隆召见军机大臣。“那法兰西国王的书信,诸位都看过了。说说,这事儿该如何应对?”乾隆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作答。许久,一位老翰林出列,拱手道:“陛下,法兰西远在万里之外,其心难测。通商之事,虽能带来些许财物,却恐扰乱我朝安稳。文化交流,亦恐生异端。还望陛下三思。”
乾隆微微颔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