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刘墉辞官(1/6)
第143章 刘墉辞官
刘墉将那篇告老还乡的奏章呈给乾隆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历经这场谣言风波,朝堂的勾心斗角已让自己疲惫不堪,渴望能就此归乡,安享晚年。然而,乾隆看过奏章后,并未批准刘墉的辞官请求。
乾隆坐在龙椅上,目光温和地看着刘墉,缓缓说道:“刘墉啊,朕深知你这些年为朝廷尽心尽力,此次又成功查明谣言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着实辛苦。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怎舍得让你就此离去。这样吧,朕准你回山东老家休息一月,好好调养身心。另外,朕让皇十五子颙琰与你一同前往,你带他去视察百姓生活,了解民间风土人情,也让他从中学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刘墉心中一凛,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厚爱,臣定不负所托。”他明白,这既是乾隆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颙琰的栽培。
颙琰得知自己将与刘墉一同前往山东,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自幼在宫中长大,虽饱读诗书,但对民间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此次出行,对他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出发那日,京城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刘墉与颙琰一行人身上。颙琰身着便服,英姿飒爽,眼中透着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刘墉则一如既往地沉稳,他骑在马上,向颙琰介绍着此次行程的大致安排。
他们一路出了京城,朝着山东方向行进。官道两旁,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颙琰看着这一幕,不禁感慨道:“刘大人,平日里在宫中,只知百姓以耕种为生,却从未亲眼见过这劳作场景,今日一见,方知百姓之辛苦。”
刘墉微微点头,说道:“殿下,这天下百姓,以农为本。他们终年劳作,所求不过是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一家老小得以温饱。而我们为官者,当以百姓福祉为念,切不可辜负了他们的辛劳。”颙琰认真地听着,将刘墉的话铭记于心。
行至傍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小吃的,有卖杂货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颙琰好奇地东张西望,对这一切都感到新鲜不已。
刘墉带着颙琰来到一家客栈,安排好住宿后,他们便来到街上的饭馆吃饭。饭馆里坐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