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刘墉丧妻(4/6)
知,也不会安心的。”刘墉看着刘希鹏,心中一阵感动,他轻轻抚摸着刘希鹏的肩膀,说道:“鹏儿,你说得对,为了你,为了这个家,我也得振作起来。”
然而,话虽如此,刘墉的心中依旧充满了痛苦。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想起与单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利刃一般刺痛着他的心。
就在刘墉沉浸在悲痛中难以自拔时,京城那边传来了消息。原来,朝廷中有人趁机弹劾刘墉,说他在守孝期间不理政务,有失大臣之责。我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赶忙告诉刘墉。刘墉听后,怒从心头起,他说道:“这些人真是落井下石!我刘墉一生忠心耿耿,为朝廷尽心尽力,如今不过是遭逢此等大难,他们便如此陷害我!”
我劝道:“三哥,您先别生气,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应对此事。”刘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即刻修书一封,向皇上说明情况,相信皇上会明察秋毫的。”于是,刘墉强忍悲痛,提笔修书,将自己家中变故以及守孝期间的情况详细写了下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与此同时,谢玲儿也没有闲着。她想到刘墉在京城有不少故交好友,或许可以请他们帮忙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于是,她让安杰列出一份名单,然后亲自修书,恳请这些人出手相助。
京城中,刘墉的那些故交好友收到谢玲儿的书信后,纷纷进宫向皇上为刘墉求情。皇上看了刘墉的书信,又听了众大臣的求情,心中对刘墉的遭遇也颇为同情。他说道:“刘墉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如今遭此大难,朕又怎会不知。那些弹劾的折子,朕连看都不用看!”于是,皇上把弹劾刘墉的奏章一一驳回,并下旨让刘墉安心守孝,待守孝期满后再回朝任职。
朝堂上这一闹腾,颙琰就知道了此事,于是颙琰来到养心殿向乾隆恳求道:“父皇,刘墉刘大人乃我大清柱国之臣,几次跟着刘大人出巡,儿臣都学到了不少治国理政的道理。今日刘大人夫人单莹去世,儿臣想去吊唁一番。一来给刘大人一个安慰及肯定;二来也去看望一下勤格姑姑,还请父皇应允!”
乾隆听到颙琰的一番话,深感欣慰,便允许了颙琰的请求,并且让他带上旨意前往山东。
颙琰领了旨意,即刻带着随行人员快马加鞭赶往山东诸城。一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