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各显神通(5/6)
被和珅知晓,恐怕会引来大祸。”
刘墉目光坚定地看着甄平说道:“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朝堂清明,此时顾不得许多了。只要能激起民愤,引起皇上的重视,即便有风险,也值得一试。你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甄平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没过几日,这些诗词文章便如同一颗颗火种,在民间熊熊燃烧起来。茶馆里,一位老者手持文章,怒目圆睁,将手中的茶杯重重一放,大声说道:“看看这写的,和珅那厮竟如此贪腐,难怪这些年百姓日子过得不太平!”
旁边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激动地附和:“早就听闻和珅的种种恶行,没想到竟这般无法无天!朝廷再不管管,我们老百姓可怎么活?”
一时间,茶馆里议论纷纷,众人皆是义愤填膺。
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百姓们的讨论声。有人咬牙切齿地咒骂和珅,有人满怀期待地希望乾隆皇帝能整顿吏治,改善民生。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意浪潮。
与此同时,和珅的府邸内,和珅也收到了下面人传来的消息,得知民间流传着痛斥他的诗词文章,顿时暴跳如雷,怒声吼道:“这是何人所为?竟敢煽动百姓对我不满!给我彻查,一定要找出幕后主使!”
刘墉见时机成熟,便进宫面见乾隆皇帝。他跪在地上,神色凝重,痛心疾首地说道:“皇上,如今民间舆论纷纷,皆因朝堂之上吏治不清。和珅操办婉贵妃寿辰,奢华无度,已引得民怨沸腾。而他为了掩盖自己的恶行,竟然打压那些敢于直言的文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乾隆皇帝听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犹如一座沉重的山峰。他深知和珅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不能任由民间舆论如此发展,动摇国之根基。
“刘墉,你所言之事,朕已有所耳闻。你且说说,该如何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乾隆皇帝问道,目光紧紧地盯着刘墉,仿佛要从他的眼中看出答案。
刘墉抬起头,目光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皇上,当务之急,是要严惩贪腐,选拔贤能。对于那些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官员,绝不姑息。同时,要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乾隆皇帝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