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同意见者(2/5)
那些成功转型的银行案例,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次,建议你在文中加入一些对当前政策环境的分析,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与政策导向之间的契合点。最后,文章的结构可以稍作调整,让逻辑更加清晰,便于读者快速抓住核心观点。”
胡编辑最后表示:“我相信,经过这些调整后,你的论文不仅会在《金融时报》上大放异彩,更会在行业内引发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期待你的修改稿,我相信这将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楚君收到胡编辑的回复后,感到非常振奋。他按照胡编辑的建议对论文进行了最后的润色和修改,并在周末之前将修改稿发出。
胡编辑加班审阅后,拍板决定:“我计划将这篇文稿安排在后天的《金融时报》‘百家论坛’专栏中发表。”
与此同时,楚君也考虑到了苏炳坤之前提出的建议,决定在论文发表后,再找机会与苏行长深入交流,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和反馈。
楚君在等待审稿结果的同时,楚君开始准备将论文的要点整理成ppt,以便在下次会议上向同事们说出自己的观点。他深知,要想让同事们接受他的观点,不仅需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持,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楚君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练习演讲,确保自己在会议上能够自信而流畅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楚君还将论文的电子版发送给了苏炳坤,并附上了一封简短的邮件,说明了自己对银行经营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工作报告中某些观点的质疑。他在邮件中表达了希望得到苏炳坤的指导和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楚君年轻而充满活力,此刻似乎有些忘乎所以,甚至有些得意忘形。他沉浸在自己的学术成就和对未来的憧憬中,却没有意识到职场的复杂和微妙。他没有将论文交给同事审阅,征求他们的建议,也没有向领导汇报此事。他只是将论文的电子版发送给了苏炳坤,并附上了一封简短的说明信,信中详细阐述了他对银行经营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工作报告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那段时间,苏炳坤正忙于处理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和行政事务,无暇顾及邮件。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手机不断响起,会议一个接着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