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泪目的场景(3/6)
正题。卡德尔取出名册,递交给村支书麦哈姆。麦哈姆仔细地审视着名册,而艾尔肯也好奇地凑过来一同观看。
卡德尔问(维语):“王绍华在家吗?”
麦哈姆说(维语):“早上一大早,我看王绍华骑摩托车出去了,到现在也没看见他回来。”
艾尔肯说(维语):“他有传呼机,可以打传呼。”
卡德尔便在名册上找到了王绍华的传呼号码,用座机打了出去。
楚君(维语)问:“塔力普·艾力在家吗?他有偿还能力吗”
麦哈姆说(维语):“他在家。家里只有老两口,他家里穷得就剩一张破地毯,别说一千块钱,家里所有的钱加起来恐怕没有一百块,这一户肯定还不了钱了。”
楚君翻着名册,问(维语)“伯西热克村一共十二家逾期贷款户,你看一看哪家最可能还钱?”
麦哈姆说又看了一遍名册,说(维语):“现在农民手里都没有钱,每家有每家的难处,我还真说不清楚,我觉得这些人都不会痛快地还钱,每年你们银行都会发催款通知,欠款这些人都是“阿木了”(维语,意为“老赖”)
正当几人交谈之际,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卡德尔迅速接起了电话。不出所料,是王绍华打来的:“卡德尔主任,您找我有事吗?”
卡德尔主任:“前几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还款事宜,您那边情况怎么样?”
王绍华说:“放心,一切进展顺利,我自己已经凑了2万,农经站的胡站长已经答应给我5万元贷款,至于剩下的2万元,我现在正在外面积极筹集,相信很快就能解决。卡德尔主任,您得信守承诺,这笔款子一还清,我再申请贷款应该没问题吧?”
卡德尔主任笑着回答(维语):“我们都是儿子娃娃,说话不算数的男人那是大姑娘养的!”
王绍华先打了半个勾,意思是有希望。
楚君和卡德尔在村支书麦哈姆以及村主任艾尔肯的陪同下,一同拜访了贷款额度最少的村民——木塔力普·艾力。
艾力家位于伯西热克村最偏远的角落,那里尚未铺设乡村公路。进户大门已经腐朽不堪,门板仅靠铁钉勉强固定,而门闩则用铁丝草率地捆绑。围墙和房屋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