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语惊众人(2/5)
努力都集中在了罚款问题上。经过四处托人说情,罚款金额最终降至3万,但这还不是终点,煤矿必须进行整改,整改资金大约需要二十万,还要经过两级安监部门的审查验收,只有全部合格后,煤矿才能重新开启。事情的焦点最终都集中在了资金上。没有资金,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如今楚君再次提起此事,并声称要解决它,这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不自量力,仿佛是痴人说梦,荒诞至极。
然而,尕依提并未打击楚君的积极性,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认真询问:“你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有希望吗?”尕依提的初衷是,如果楚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意外之喜,但如果解决不了,那才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不必过于苛责年轻人了。
找人去安监局疏通关系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一切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楚君不能打包票,他便含糊其词地表示:“工作我们现在正在做。我已经开始托人在州安监局找相关的负责人,当然找人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能操之过急,不过这一两天应该有消息。不管成与不成,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多渠道运作,多条腿走路。”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正如那句老话所言:“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粗俗,却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所处位置和角度的影响。尕依提乡长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作为一乡之长,行政级别上是正科级,他的接触范围仅限于乡级和县级的范围。然而,他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楚君虽然只是副科级,但他曾在农行州分行工作过一年,是信贷部客户经理的直接领导,与央企、国企、区企驻州直属企业的高管有着直接的接触,同时与政府的人行、财政、税务、司法的主管领导也有频繁的交流,眼界自然高了许多。楚君认为,重启煤矿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会与乡长不同。关键还有一点,楚君只有18岁,没有尕依提的认识事物的老观念、老套路,他年轻气盛,心高气傲。楚君的年轻和活力让他敢于挑战传统,不拘泥于旧有的框架。他相信,只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即便是看似棘手的问题也能找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