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开张(1/3)
三天后,李氏熟食店就在原来李氏裁缝铺的原址上正式开张,以卖凉粉和肴肉为主,主打一个薄利多销,凉粉两文钱一份,肴肉五文钱一份,兼卖几样市面上常见的熟食。
大夏王朝为了发展经济,增加政府收入,一贯鼓励和支持老百姓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各级官府都设有“行商司”,只要去行商司注册登记,填写完整相应的经商信息,并缴纳一定的费用之后,官府就会发放一张经商许可证明,以后按期缴纳相关的赋税就可以正常营业。
像李昊天的熟食店这样的小型商铺,登记费用为五百文,每月赋税为一两银子。因此,李昊天缴纳了一两五钱银子之后,就顺利的拿到了开店许可证明。
原本的李家裁缝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生意,李刚正虽然不舍得祖上传下来的裁缝铺在自己手上断送,但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此,李昊天在征求过李刚正夫妇的意见后,就将裁缝铺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在进门的地方摆上了一张案桌作为工作台,屋内摆了几张桌子,客人来了之后既可以买了带回家食用,也可以点上几样熟食堂食。
为了保密,核心的制作过程全在自己家的厨房里进行。对于自己家人,李昊天自然是没有丝毫隐瞒,将详细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都一点一点的告诉了他们。并且李昊天嘱咐他们,要随时保证有一个人在厨房里,防止有人趁空溜进来偷学。李刚正夫妇也知道,儿子掌握的制作工艺是自己家和赵家抗衡的唯一筹码,因此,慎之又慎。陈淑真一刻不间断地守在厨房里,外边的事情就由李昊天带着李刚正和李颦儿来照看。
经过了两日的过渡期,第三天就迎来了人流的高峰。一家四口从天不亮开始就忙得团团转,一直忙到晚饭过后,李颦儿直呼“累死了”。
等过了晚间饭点之后,凉粉和肴肉售卖一空,仅剩下少量的常规熟食。一一盘点下来,一家人忙碌了一天的成果是,卖出了四千七百多文钱,扣除成本后竟然有三两银子的利润,比李昊天在聚福酒楼时赚的更多。
这倒不是说松县比三水县人流量更旺,而是当初李昊天在聚福酒楼时,受限于聚福酒楼酒桌数量的承载力,一天只能卖出三百份左右。而自己开店后,大多数客人都是买了带回家去食用,今天白天还有两家酒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