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农民才是根本(1/5)
陈吉发点了点头,罢工这种手段,对于农业社会的影响远没有对工业社会大。
农田里种的庄稼,即便佃农罢工,到了秋天多少还有点收成,而且周期很长,佃农们撑不到结果,就饿到了妥协。
但工业社会不一样,机器在运转,罢工的每分每秒,都是资本家在烧钱,因此罢工的效果非常好,能够让资本家达成妥协。
所以,在一个传统农业社会组织农民运动,就不能像发达工业社会那样妄图用和平罢工来解决问题,而是必须走基层建政,武装夺权这条路,这是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所以,在一个地主占有绝对优势,而农民只能依靠暴力反抗的农耕社会,陈吉发之前搞的那套“三三制”模式,寄希望于给予农奴股权和投票权的方式让他们在合作社框架内有一定的话语权,是想当然的行为。
这次他遇袭昏迷,正好检验了这套系统的弊病,那就是在缺乏强有力的领袖时,进步但处于弱势的农会很快就会失去基层组织能力,而保守却处于强势的其他部门,则都在考虑如何分银子。
“我今天来,就是同你商量这个事。合作社现在的架构,事情大多是农会和商会在做,但银子却是总柜和车会的人掌握。原本这样是为了制衡,但现在看来,这套机制制衡有余,平衡不足,没有独立运转的能力。”
“先生打算怎么做?”
“下一步,我想把农会升格,农会会长常任合作社代表首席,统揽合作社代表会的全面工作,主要负责谋划合作社发展方略,制定各类工作计划,组织佃农、自耕农加入农会,派送人力参与生产,开办乡村夜校,推荐各基层合作社代表等。”
“这么多事情?那……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兄弟,如何能管得过来?”
“放心,只是抓总。其他事情还是各部门做。”
张驴子抽了口烟,心中有些忐忑,陈吉发又继续说。
“商会会长任合作社代表会次席,主要负责经营各类产业。原先的总柜、车会降级,变为商会的内设部门,以后所有的账务结算由商会负责。再单独设置一个监事会,这个会同合作社代表一样,也是由分社层层选出来的,但有职司和负责产业运作的人员不得担任。再者就是镖会,要从合作社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