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反击开始(4/5)
郑举人找的,便是之前孝敬过的人。其中,有位湖广都司衙门的老领导,向他推荐了武昌府推官邓来鸾。
邓来鸾今年五十二岁,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在武昌推官这个位置已经干了十年。
这十年,是大明官场最不平凡的十年。而能历经朝堂的政争起落,却在敏感的七品推官位置上岿然不倒,固然有他人情方端、没有错处的因由,更重要的,他是个专业人才,既能出版儒学着作,又精通律法。
邓来鸾任职推官,与捕、刑、狱、军等各方面都有些联系,因此,托请关系,找他办事的人很多。
郑举人的名帖递进来的时候,他回忆了半天,才想起往日里与湖广都司衙门的同僚应酬时,似乎的确见过此人。又同师爷商议,觉得这条人脉不能轻易开罪,还是应该听一听他如何说,于是便同意见了。
在城里到处跑关系的郑举人听说邓来鸾愿意见他,十分高兴。
如果邓推官愿意接手这件事,江夏县就没有继续审理深挖的空间,再等他上下活动,郑老四就能顺理成章的免罪脱身。
两人约着在邓推官的别院见面。
说是别院,却是个雅趣之处,不仅亭台楼阁,雕廊画栋,而且装饰考究,处处透露出文墨之气。别院内还有座独立的藏书楼,邓推官无事时,喜欢在此处捉笔写书。
郑举人也是读书人,不过这些年任职巡检司,与商人接触时间多,习惯了用银子开路。邓来鸾在藏书楼见他,他俯身行礼完毕,便递上了一封二百两的银票。
邓来鸾心中登时有些不喜,没有伸手去拿,不过面上却保持着和善。
“郑老爷客气了。本官这里吃喝用度都足够,不劳您破费。”
“哪里的话,邓大人外任为官,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花销。乡民些许孝敬,入秋天寒,您添置几件新衣裳。”
“呵,说说吧,什么事情?”
“是这么着,前段时间县里有个后生,叫做陈吉发的,邓大人是否听闻?”
邓来鸾仔细想了想,他平日读书多,交际少,对县里冒出来的这些人物还真不甚了解。
不过,恍惚间他似乎想起了某个人似乎提起过这个名字,却一时想不起来。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