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闲言碎语(3/4)
展对北方少数民族贸易的重要陆上口岸。此地隶属宣府军,附近共设有15个卫所,7个千户所,历史上驻军最多时,有高达15万人。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卫所在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距离陈吉发所在的年代已经有200多年。
宣府军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历任宣府总兵及督师人选都是天子近臣,然而到了崇祯年间,因为朝政党争不断,人事败坏,再加上边患危险,那些所谓的“天子近臣”居然都不愿意到宣府赴任。
如今宣府总兵官罗俊杰是名将罗一贯的儿子,因父亲的战功荫官累至总兵,并不是什么良将帅才,却也做事中规中矩。
这些年来,因为与后金战事的关系,赤峰、山海关一带的商路不通,京师、山西一带的商人便通过张家口出关,把关内丰富的物产通过草原上的商路运送到北方各大势力,再换成草原上的特产,牛羊马匹,运回关内,获取巨额利润。天长日久,张家口堡的商业贸易功能越来越重要,鼎盛时期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
但这种畸形的繁华,却并非国之幸事。究其原因,便是堡内商人同后金开展的走私贸易。
后金入寇,在明帝国大肆劫掠,抢劫到的金银珠宝,然后在张家口通过走私商人换成粮食铁器,运回辽东。而张家口的这些商人们,又拿着换回来的金银,到周边省份收集粮草,导致北方粮食始终紧张,价格高企。
大明帝国的边禁政策到了崇祯年间,已经完全不能起到限制后金的作用,反而养肥了敌人,使整个北方出现了粮食危机。山西连年饥荒,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粮食被商人们运到了口外。
事实上,在明清贸易禁运最严厉的那几年,辽东粮价最高时候被炒到了二十两银子一担。在如此高的暴利刺激下,不仅仅是宣府军,就连直接与后金敌对的关宁军都开了马市,吴三桂的爹吴襄,就是趁着这个便利发家的。
而紫禁城的那位青年皇帝,却对这些乱象毫无办法,毫无作为,任由忠诚热血的边军将士战死在前线,而那些投机倒把搞走私的军官却升官发财,荣华富贵。最后满人来了扯旗投降,还能回老家颐养天年!
明帝国的垮塌当然有各种方面的原因,但军事上拉垮绝对算是重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