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回家(3/3)
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汽车只能开到距离寨子还有六七公里的地方,剩下的路程,则需要依靠人们自己的双脚了。
杨晓家所在的寨子依山势而建,从半山腰一直延伸到山脚处。杨晓的家恰好就在进入寨子的拗口对面,位置十分显眼。想当年,在杨晓刚出生的时候,寨子里面就已经通了公路。然而,这条所谓的公路可不是那种平坦宽阔的大马路,而是由家家户户出人出力,用最简单的工具——一凿一锄硬生生挖出来的。因此,它只是一条勉强能够通行车辆的简易道路,而且还是标准的“水泥路”。每当下雨天气来临,这条路就会变得泥泞湿滑,路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坑。别说是车辆行驶困难了,就算是人走在上面也要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的,稍不注意就可能摔个四脚朝天。再加上当时村里经济条件有限,根本买不起几辆小汽车,整个三四百人的村寨里也就只有那么几个破旧不堪的“土狗仔”(一种老式摩托车)偶尔穿梭其中。
只听得\"哐当\"一声巨响,那辆破旧的乡村中巴车缓缓地停在了路边。车门打开后,杨晓拎着行李,小心翼翼地下了车。望着眼前蜿蜒曲折且漫长的道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因为接下来的路程就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去丈量了。不过,如果运气够好能够碰到顺路的车辆或者行人,说不定还能搭上一段顺风车呢。
也许是上天眷顾吧,就在杨晓暗自祈祷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不远处驶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同村的老乡正骑着车从县城那头往回赶。杨晓喜出望外,连忙挥手示意。老乡看到他之后也放慢了速度,待杨晓跑上前去说明情况后,热情地让他坐上了后座。
随着摩托车重新启动,阵阵微风轻柔地拂过杨晓的面庞,仿佛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一般。感受着这股凉意,杨晓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瞬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他闭上眼睛,任由风儿吹拂着头发,思绪也渐渐飘远……
无论身在何方,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走到天涯海角,家永远都是人们心灵深处最温馨的港湾。那里有熟悉的亲人、亲切的乡音以及无数美好的回忆。只要想到家中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和那份浓浓的亲情,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