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96:议军情(二)(1/3)
平心而论,关张赵前期领兵机会太少,成长太慢,目前能力的确比不过戚继光三人。
随着刘备势力增大,三人历练时间大增,能力提升跟上辈子比像开了挂一样,可仍然不够。
一个差生,某一段时间突然奋发学习,成绩可能会从十几分骤升到六十几分,但你让他跟老牌学霸比,那绝对弗如远甚。
因为学习有顺序啊,从十几分到六十几分,可能只答对了试卷上的基础题,但到老牌学霸们已经把压轴题吃透了。
“子纯,你先讲讲,近来徐州局势如何?”刘备柔声询问。
张居正腹诽:率先询问王韶徐州局势,说明主公最看重徐州局势。如此也好,至少不在冀州浪费时间了。
王韶跨步出列,娓娓道来:“贼首杨秀清于荆州吃了一场败仗,狼狈逃回扬州,而后便一直没有动作。”
“杨秀清族妹杨妙真坐镇徐州,琅琊由樊崇、庞涓负责,臧霸、孙观等人沦为下层军官,大致有五万兵力。杨大眼、李牧二人驻守彭城郡,之前抵御李密,但现在已经被派到了豫州。”
“韶估计,整个徐州大致有十五万兵力。”
根据《蜀记》记载,蜀汉灭亡时益州有人口九十四万,士兵十万人,虽然不知道怎么养活这十万士兵,但既然史书记载了,姑且也能当作参考。
益州那苦地方能养十万士兵的话,徐州养十五万不足为奇。
刘备轻轻点头,徐州黄巾的数量大致与他所想相同。
毕竟起义已经过了一两年的时间,杨秀清对外扩张不成后,粮草问题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大难点,他不得不精简兵力,否则内政就能拉爆他。
总兵力十五万的话,可用于征战的士兵大致在八九万左右。扬州那地方顶多出两三万兵力,影响不大。
因为消息闭塞的缘故,刘备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投靠汉室,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处置将都城定在扬州的杨秀清的。
而刘备在北海国的赵云军团有两万人左右,泰山郡的徐庶军团有三万人,可出动的总兵力为五万人。
考虑到黄巾差劲的装备,双方战力应该相距不大。再考虑到将领素质、内政水平,刘备绝对碾压黄巾。
想到这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