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打草谷(1/3)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中旬,虽然小冰河期导致降水减少,但万历四十八年兼泰昌元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还是落下来了。
何雨柱已经带着100人从张家口附近的小道摸出了关,这种小道可以让小股人马渗透,却没办法通过大军和辎重。
在边军武备废弛又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根本没人巡逻,轻轻松松就出来了。
大明九边所有的普通大头兵,谁不是至少被欠几年的饷,冬天也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敢硬逼大头兵外出受冻,就等着哗变吧。
至于武将的家丁,他们只负责保护武将自身的安全就行了,卫国卫民不关他们的事。
何雨柱带着人来到一处隐蔽山谷,这里他事先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准备了马匹和武器。
马是空间里精选的202匹蒙古马,而且已经做了战马需要的阉割和训练,武器则弓、刀、枪都有。
西山庄园虽然不算很大,但基本的骑射和马战还是能练习的,这次带的100人就是马战最优秀的。
独立团的孙德胜几个月就能练出一支能用的骑兵连,何雨柱这里补给更好、训练更密、时间更长,没道理不行。
为了提高这批种子选手的生存率,他还拿出了库存不多的防刺服和轻型防弹衣,头上有头盔、面甲,手臂、大腿、小腿也有轻甲,几乎能免疫刀箭伤害了。
在临时营地休整一晚,第二天所有人全副武装开始向北搜索。草原上的部落一般情况下都是零零散散,基本计划是遇到小的就杀,遇到大的就跑。何雨柱枪炮手雷都还有,不怕他们追。
目前草原上势力最大的应该是林丹汗,跟大明接壤的部落基本都名义上臣服于他,在他的带领下持续不断地侵扰大明。
宣府、蓟镇、大同等一直要保持重兵防范他们,每年消耗钱粮巨大,也算是对大明王朝持续放血了。
所以何雨柱对这次的行动没有道德上的负担,两族的血仇早就数不清了,也别说谁对谁错,现在只能说是各为其族,民族融合的事等他取了天下再说。
关于这一点,他早就思考过,方针就是“服我衣冠,习我文字,沐我教化,是我子民”。
毕竟往上数几百几千年或者更长时间,大家都是血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