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学堂风波(续)(1/3)
化肥是很重要的。
现在何雨柱麾下地盘屯田还没有一丁点的产出,自己扩张的3000兵,后来调拨的2000水师、10000大头兵,朝廷的后勤供应连让在编制上的这15000士兵每天吃两顿干饭都做不到。
另外还有大几万平民,之前被后金搜刮过,后来又几乎都有举家逃难的经历,所以家家无存粮,他们暂时也需要供养。
这些目前都靠空间产出补给,压力倒是没有,就算让每个人每天都能吃到一点肉也没有压力。
但后面持续送来的难民、孤儿,以及地盘上的新生人口,都是需要大量粮食的,所以何雨柱急需开垦更多的耕地,以及让现有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为了明面上有更多的肉食来源,也顺带解决肥皂厂的原料问题,还以指挥使衙门的名义给每个村都发放5只白条猪崽。
无故养死了要罚款,但年底体重达标可以免除一部分这一年来衙门给他们提供的粮食债务。
其它实验室都有各自的进步,枪炮实验室却是成果最少的,因为用传统的手工方式造一支火绳枪就要至少一个月,质量还不咋的。
所以工匠完成了定级之后就没再投入生产,而是开始了研究和仿造之路。
何雨柱不打算造燧发枪,他打算同时研究杠杆步枪和栓动式步枪,标本和图纸空间里都有。这两种步枪在射速、射程、准度上都完爆燧发枪,哪种先出成果哪种就先装备部队。
但目前都受限于枪管和工具的材料不过关而几乎没有成果,现在炼钢厂刚出产普通钢材,枪管使用的高合金铬钼钢还没影儿呢,更别说机床和工具钢。
用普通钢材手工敲打出来的产品也能用,但精度和零件通用性没眼看。
更何况还有铜壳定装弹药的生产问题,后世几次工业革命之后,都只有不到30个国家能生产子弹,现在更是一条漫漫之路。
何雨柱每天连轴转地忙活辖区的军事民生问题和各个工厂实验室的技术问题,弹劾他的奏疏却已经像雪片一样往皇帝的桌案上飞了。
都察院、给事中、礼部、国子监、翰林院还有从山东到山海关的地方官,都在参他不尊教化、亵渎圣人。
本来朱由校统统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