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先礼后兵(1/4)
人满为患的乾清宫中,翰林学士刘三吾清晰洪亮的咆哮声仍在悠悠回荡,但原本思绪各不相同的文官们却是尽皆变了脸色,目瞪口呆的盯着似是还没有意识到端倪所在的刘三吾。
如刚刚那御史言官所说,民间渔民出海捕鱼的时候,通常会避开酷夏至深秋这段时间,也就是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之间,以免海上风浪过大,遭遇船只倾覆等危险。
而根据前元留下来的史册典籍,蒙元皇帝忽必烈向日本发动远征的时间线刚好处于这个时间节点之中。
难道令蒙元大军近乎于全军覆没的\"神风\",仅仅是在每年夏季到深秋之间,在平常不过的一场风浪?
顺着这个思路想,大殿内的不少文官们只觉得豁然开朗,还有些籍贯是福建,广东等地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眼眸中闪烁着耐人寻味的意味。
要知晓,早在前宋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便是随之崛起,无数载满了货物辎重的船只频繁来往于广东,福建等地的船舶港口,其中也不乏有专门前往日本长崎进行贸易的商船。
但终有宋一朝,这些船队从未经历过所谓的\"神风\",足以侧面佐证这个说法不过是日本倭国自欺欺人的噱头罢了。
最起码对于他们这些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官员而言,是决然不会相信的。
眼见得刘三吾仍在情绪激昂的叙述着元日战争之间的战争,端坐于上首皇位之上的朱元璋不由得眉头微皱,挥手将其打断,并且不满道:\"刘卿家,还要固执己见不成?\"
闻言,一直在仔细盯着朱元璋脸色的老臣心中便是咯噔一声,似乎知晓\"神风\"的说法难以像往常一样,令朱元璋不敢轻举妄动。
可日本倭国终究距离大明本土足有千里之遥,后勤压力远比远征北元余孽的时候要沉重许多,天子为何要铁了心征讨那弹丸小国?
难道只因为那日本倭国掌权的幕府将军曾对朱元璋出言不逊,并且弑杀了大明的使臣?
不明白原因所在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脸色发苦,苦口婆心的劝谏道:\"陛下,如今我大明连年征战,国库早已入不敷出,正是需要休生养息,否则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呐。\"
既然无法从\"神风\"的角度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