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移民海外?(3/3)
\"一旦探明倭国银矿的具体情况,陛下便会毫不犹豫的下令远征,荡平倭国!\"闻言,朱元璋赶忙做出\"许诺\",以宽慰眼前曹爽的情绪。
\"那老爷子您今日前来,这是?\"仰头将手中最后的米粥一饮而尽,曹爽微微眯起眼睛,面露不解的询问道。
他可不认为,眼前作为百官之首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一大清早的便登门拜访,是特意为了通知他一声,朱元璋准备\"先礼后兵\"而来。
他应该还没有这般大的脸面。
\"咳咳,\"涉及到关键问题,朱元璋竟也罕见的扭捏起来,毕竟如若只是为了\"出访倭国\",他在礼部随意挑选几名干臣便可将此事办理的妥妥当当。
他今日之所以亲自前来,还是想要进一步了解倭国的情况,以便日后开展\"海外移民\"。
尽管时隔多日,但曹爽那番有关于令诸王就藩于海外的言论,仍是在他脑海中悠悠回荡,经久不息。
\"先生,咱还是想要和您进一步探讨,这诸王于海外就藩的章程。\"
\"您也知晓,陛下的皇子,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但这倭国,似乎对大明而言,又有些太重要了,不好派遣皇子坐镇\"
说到最后,即便风轻云淡如朱元璋,一张枯瘦的老脸也是微微泛红,但其双眸中却是充斥着浓浓的自豪之色。
在这个时代,能生儿子本就是一种本事,而他朱元璋更是此道的佼佼者。
听到最后,曹爽终是明白了眼前老臣的来意,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这刘三吾作为百官之首,正儿八经的\"皇权\"拥护者,恐怕是朝中最不愿见到诸王染指兵权,威胁中枢的朝臣。
恰好,令诸王移民海外,便可完美消除此等隐患,也难怪眼前的\"刘三吾\"对此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