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后浪涛涛(2/4)
”原则,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在那么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凝聚人心团结战斗。
面对葱茏群山,彭二丫领誓,七个孩子庄重地举起右臂宣誓:
不忘血泪仇,缅怀先烈们的铁血战斗精神,继承先辈的遗志,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名利,永作革命后来人!
彭二丫眼望山岭树林,感慨万千——这里就是和战友们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她的挚爱丈夫周大牤子牺牲在三道通,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山岭就是烈士们永远不倒的丰碑!
一九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刘柱子和任贵儿踊跃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刘柱子在作战部队平时吃苦耐劳,作战时处处冲在前头,多次立功后来升任连长,在第五次战役中,牺牲在冲锋路上。
任贵儿在医疗队任劳任怨忠于职守表现优异,担任护士长。得知柱哥牺牲如万箭穿心悲痛不已,决心像柱哥那样奋力战斗保家卫国!后来,她为救助战友在敌机轰炸中光荣牺牲。
刘柱子和任贵儿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望,为了保家卫国而光荣献身。
周家的大门口挂上了《光荣烈属》的光荣牌子。
叛徒郭珍的妻子孩子都死于战乱。他穷困潦倒只身回到寒葱河子屯。
当地群众,念念不忘汪雅臣军长和抗联十军群英,对叛徒和日伪特务恨之入骨,一定要惩办汉奸特务,为革命烈士报仇雪恨!
为民除害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东北光复,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民主政权,贫雇农子弟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
人民群众不断地向各级人民政府反映:叛徒郭珍勾结汉奸孙永清,向日寇告密出卖抗联问题。
政府经过调查,缺乏确凿有力的人证物证。
直到一九五八年肃反时,又有群众揭发检举:汪雅臣军长的牺牲与当地居民郭珍有关;后又接到原抗联交通员孙林、史立和等同志的检举。
政府加大了调查力度。公安人员以记者身份,访问老根据地,组织座谈会和个别走访,先后又去蛟河、舒兰、苇河、双城、尚志、宽甸子以及哈尔滨市各地细细查访。
线索越来越集中,问题越来越清晰,发现的证人也越来越多。前后用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刘喜德、王士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