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走向银河(下)(11/18)
真正的光合作用从此登上历史舞台,而一场毁天灭地的末日之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水分子在被夺取氢原子后,所留下的正是氧气。一开始这毫无问题,地球上无处不在的亚铁离子、硫化氢等等,会迅速吸收掉地表的任何氧分子。然而,在那一望无垠的紫色菌毯的覆盖下,无数蓝藻正夜以继日地从透过来的阳光的毫末中汲取能量,制造氧气。这艰难的光合作用持续了10亿年,10亿年的氧气饱和打击,终究耗尽了地球表面的一切还原力。海洋里的每一个亚铁离子都被氧化成铁锈,沉积到海底,形成了惊天地层中的“带状铁层”;空气中的几乎每一个硫化氢分子都被氧化,并随着雨水沉降地面,形成了硫酸盐沉积。在26亿年前,当游离的氧气终于出现在大气中的那一刻,一场打翻了一个旧世界的革命从此拉开了序幕。后人将这次革命称为“大氧化事件”。氧气弥漫,宛如死神过境,而死神面前无人可以例外,无论它是紫色还是绿色。氧气本身就是生命的大敌,因为氧气会无差别地氧化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有机物。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氧气还毁灭了大气中的甲烷,而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还要强20多倍的温室气体。刚巧在25亿年前左右,地球的火山活动又陷入了一个低谷期,于是地球气温骤然暴跌,进入了自地球诞生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全球变冷——休伦冰河期。极寒的封冻,终究寂灭了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末日之战,没有赢家。曾经壮观的菌毯从此深埋地下,经过数十亿年的地质变迁,演变成一种叫做“层叠石”的化石,宛如一座座墓碑,无声祭奠着那曾经属于它们的紫色王朝。只是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在这场跨越亿年的浩劫中,有那么一些细菌最终适应了有氧的环境,甚至还由此解锁了有氧呼吸的能力。它们也许是蜷缩在寒冰难以靠近的深海热泉口附近,保住了那生命仅存的爝火,熬过了3亿年的漫漫寒冬。休伦冰河期的冰川终于消融,和煦阳光再度洒在了蓝藻的绿色菌毯之上。在这个充斥氧气的新时代,再也不会有任何紫色古菌来和它们争夺光能了。只可惜,它们以卟啉为核心的光合系统,在那个绿光被垄断的世界里演化了10多亿年,早已积重难返。由此构建起的光合作用系统,从底层架构上就无法利用绿光,它们的后代最终给今天留下了一个反直觉的绿色世界。但它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