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群妖传(一)(7/27)
来到了河对岸。此刻正在呼呼大睡的癞蛤蟆完全想象不到接下来即将面临的尴尬。醒来的癞蛤蟆看到拿着勺子前来做客的蚂蚁们目瞪狗呆,完全颠覆了他的想象,家里早就空空如也,拿不出任何东西可以招待他们,他只能谎称去水里去给它们捉鱼吃,然而实际上他却是趴在水底躲藏着不动,等待的小蚂蚁那是将盘子擦了又擦,水底的癞蛤蟆则是藏在那一动不动,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日落西山,饥饿难耐的小蚂蚁开始敲动汤匙催促癞蛤蟆,只是水底却依然毫无动静。就在。这时隔壁的青蛙将癞蛤蟆平日的所作所为全都告诉了小蚂蚁,并提醒他们这事被癞蛤蟆给欺骗了。了解真相的蚂蚁立即将勺子扔到水中,并下定决定从此之后不再与之交往,随后使出全力勒紧腰带遏制饥饿,一个个排好队伍,垂头丧气的回家再想办法。
一天,南极仙翁在去蟠桃大会路上跨鹤而来,一只小鹤落入池塘一个小木盒,癞蛤蟆捡到后,闻着奇香无比,就打开后吃了。
后来,被王母找到,采药捣药赎罪。
金蟾:《山海经》中记录有一只普通的蛤蟆,它误食了仙丹,突然长出了三条腿,变成了神奇的金色蟾蜍。这只金蟾能够吸纳天地之间的灵气,拥有超凡的力量和神奇的能力。
刘海戏金蟾:古代有刘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传说中,金蟾原为妖精,在被刘海降服的过程中受伤断了一只脚,所以日后只有三只脚。此后,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因此被人们称为“招财蟾”,后来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
形象特征:通常被描绘为三足、鼓腹、有鳞甲,身躯覆盖着金色的鳞片。其体态肥大,肚子滚圆,看起来十分富态。三足金蟾的形象,能口吐金钱,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
7 虎蛟:《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它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的叫声。传说这种怪兽生在八百里沙界的流沙河中,体型庞大,生性好斗,具有强力掠夺的习性。在《西游记》中,虎蛟被认为是沙僧妖化的原型。
8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