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理学问答(5/8)
心理问题和困扰烦恼是如何产生的?
答:心理问题和困扰源于情感。对事物过度在乎,会使情感反应强烈,若情感持续波动,可能引发情感障碍。此外,欲望过多、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会导致心理问题。
问:如何调整心理结构,实现心理的健康完善?
答:可在心理结构中引入人生坐标(哲学),依据其调整观念和行为,进行观念整合,塑造独立人格,找到信仰,明确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问:心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心理的基本功能是对事物本身及事物间关系的反应,这是生命在世界生存的基础能力,能将外界信息反映到头脑中。
问:为什么说水螅具有最原始的心理结构?
答:水螅的神经系统原始,无神经中枢,神经传递无固定方向。它能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规避反射,具备区分事物和感知意义的能力,虽简单,但具备生命生存的基本心理条件,所以具有最原始的心理结构。
问: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
答:条件反射基于对事物间具体关系的感知形成。以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为例,狗能区分铃声和食物,感知它们的时间先后关系,并将食物与自身需求联系起来,多次训练后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由此形成条件反射,它由外界事物的客客关系和与自身的主客关系构成。
问: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对生命有什么意义?
答:当发现一件事物能与多种不同事物建立联系并带来利益时,概念就形成了。比如猴子发现树枝有多种功能,树枝就成了具有特定概念的事物。概念的形成是心理进化的重要阶段,能提升生命的学习能力,是智能行为的启蒙。
问:主客关系在心理进化中是如何发展的?
答:早期生命对主客关系的反应是机械的,仅区分能适应和不能适应的事物。随着中枢神经形成,产生疼痛与快感体验,能进一步区分事物的优劣和危险程度。到哺乳类动物,情绪系统完善,生命对主客关系的体验更丰富,还进化出自我价值情感,为智能形成创造了条件。
问:思维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心理进化有什么关系?
答:灵长类边缘系统和新皮质大脑的发展,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