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查探(下)(2/3)
个躬,倒退着退出屋子,嘴里道:“客人先别关门,小的马上传菜来。”纨素微笑颔首。果然不消顷刻,那小二便又带着厨上的伙计搬了个中等大小的圆桌进来,又拿食盒送来四凉四热八道菜,要摆到桌子上。纨素也赏了厨房来送菜的伙计五十文钱,道:“先不必摆了,只管把食盒搁在这里,等我相公回来,我们自己再往外拿。不然菜都要凉了。”两个伙计皆答应着,就把食盒放在桌旁,关门退了出去。
纨素原本见这家店的水牌,菜价确实都不贵。以她自己十八年前在洛京居住的经验,她也觉得菜量估计都不会多,所以索性多点了些菜式,未料菜送上来,这几个盘子倒是都不小。她略收捡了一下行李,坐在桌旁等奚笪回来,手指轻轻叩着桌面,想着自己手上有的消息。
首先自然是明日午后要在东市开刀问斩的“重霄观逆犯”。小二只说“六七个坤道,从庐州来的”,却不知道这是几手消息?是真有人见过囚车入城,还是只是京兆衙门放出来的风声?这是第一个疑问。但听小二语焉不详,连具体有几个犯人都不知道,可见京中之人,并未把此事当做一件大事、要案来看待。以纨素的经验来看,市井之中传得广的消息,往往是老百姓亲眼见了一鳞半爪,却不知道始末的事件。例如襄阳侯举家下狱之事,若无有心之人故意传谣,就必是有人围观到了御林军围他家院子,或者更进一步,见到了他们一家人被带去牢中的情景,却又不知道他家实际上为何被下狱,所以消息才会越传越广。而……连客栈小二这种消息灵通的职业,都不知道“从庐州”押解来了几个“重霄观逆犯”?纨素大胆猜了一猜,觉得应该并无囚车入京之事发生。东市刑场外远远拦着的麻绳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朝廷连开刀问斩之时,都不愿让围观百姓能看清囚犯的面容身姿,又怎会有一个“囚车入京”的时刻,让洛京百姓能近距离围观?如此说来,这些“逆犯”也未必是从庐州或至少从城外押解进京的。也有可能,她们本来就是洛京本地的死囚。
再有就是京兆衙门提前贴出告示,不许在刑场奠酒为“重霄观逆犯”送行,所以允许提前探视……纨素当年家里出事,离开洛京时只有九岁。若说洛京是否有这种惯例,允许死囚家属在临刑前几日前往探视?纨素却是真不知道的。她只知道留待秋决的死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