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28(4/6)
里好几代都有做官的,姻亲和友人的关系也不少,到时候,总能在官场上帮衬到你的。”
长安心下一叹,“哥,他们能帮衬我什么呢?就算是考了进士去做官,也要从头慢慢熬,等他们在官场上为我说话,不如等鱼会飞的那天。”
“不要考虑我,对你的心意才最重要,夫妻一心过日子,才不会被外人挑拨了去,惹出不必要的是非。”
听了长安的话,武建安一直纠结的心才落回了原处,“娘,再容我一年的时间吧。”
长安:“娘,就直接回了吧,就说是我哥想等来年下场考试呢。”
崔万娘:“当时我就说了,说可不敢开这玩笑,那边估计等不到我去打听,就知道咱们家没那意思了,就都当做没事一样,不用再特意去回绝。”
这其实就是主簿家里有了结亲的意愿,找了个都认识的人来探探口风,要是武家也乐意,那崔万娘就会去找中间人打听人家姑娘,对方就知道这是同意结亲的意思了。
可要是崔万娘一直不接茬,那人家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总之就是不在明面上说这件亲事,省的不成了,再妨碍到双方的名声,那就真的是结仇了。
长安没在北平待多久就说要回去了,崔万娘舍不得,“朝廷都出去打仗了,你这么快就回去了?”
长安:“嗯,算算日子,郑大人快回来了,我领了校书之职,不好离开的太久。”
朱长春在随扈出征之前,问过长安的意思,长安没让他想法子把自己塞进军中,而是让对方举荐她去负责校书。
校书郎属于正九品的官职,是基层的文官之一,长安不需要正式的官职委任,只要能参与进去就可以。
《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郑大人率领的船队,也已经要结束第二次的下西洋之行了。
长安的文学造诣还不足以掺和到旷世巨作的编撰中,但她作为边角料,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也不比任何人少。
她将编撰的人员和进程都记录下来,汇集成《永乐大典编撰轶事》一册,其中记录了当世文学大家和才子们的争论,以及天南海北搜集散乱书册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当今多次询问,对该著作编撰的重视等等趣事。
一开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