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番外二(2/3)
7l经济学小白
弱弱问一句,武长安的经济政策真有那么神吗
8l楼主历史系在读
回复7楼,这就是学界争议点了!近年出土的《宣和政事录》证实,当时的很多改革,其实都是武长安主导的,比如市舶司新制就使宣和年间海外贸易收入翻了三倍,但是一些人总认为那都是朱长春一人的功绩
9l我也想穿越
说到这个,最近有篇论文超有意思,对比了武长安的政策和现代经济理论,发现她提出的商农并重和以工代赈等理念,超前得可怕,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她是穿越的。
10l文物修复师
我在修复宣和年间的一批奏折时发现个细节,武长安的奏折笔迹会突然变化,前期是工整的馆阁体,后期却夹杂一些奇怪的简化字,最神奇的是有份水利图纸,标注方式与现代工程图极为相似
11l侠骨柔情
细思极恐啊,难道真是穿越者?话说她搞出的乡学试点,的确是太现代了。
12l楼主历史系在读
冷静各位,史学界对穿越说当然是否定的。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武长安出身市井,思想不受传统束缚,加上朱长春的开明支持,才能突破时代局限。
他们共同开创的宣和盛世被严重低估了,人口增长35,国库岁入翻三倍,还编纂了《永乐大典》的续编。
13l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同意楼主,这对君臣最神奇的是互补性,朱长春善决断,武长安善谋划。
看他们处理安南问题的奏折往来,一个主张怀柔,一个坚持震慑,最后折中方案完美解决危机,这种政治默契历史上罕见。
14l海外明史研究者
国际学界有个新观点,武长安可能是朱长春的政治面具。当时士大夫反对女性参政,所以朱长春借她之手推行改革,既避免直接冲突,又能试探反应,这解释了为何她去世后,大部分政策仍得以延续。
15l我也想穿越
楼上可拉倒吧,那为何朱长春还允许武长安青史留名啊,还在各种能留下痕迹的资料里,写到武长安的功绩,总不能是闲得慌吧。
而且《明实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