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入长江之役(3/5)
这支军队没有在饥荒面前丧失士气,反而在冬季赢得了一场空前的胜利。
十二月,天寒地冻,长江口的江面也结冰,驻守崇明岛的清军一万余人,包括三百名骑兵,涉冰而进,进攻驻扎于平洋沙的张名振部队。崇明与平洋沙是两个岛屿,但两岛之间的水面因寒冷而结冰,这使清军有机会可乘。
张名振见清军来势汹汹,打算先避其锋芒,再寻机反击。此时,张煌言对张名振说:“此用武地,急击勿失。”经过多年的军旅生涯,张煌言从文人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将领,张名振听从了这个建议,以主力部队迎战清军,将鸟铳火炮集中起来,阻击清军,然后以王善长、姚志倬率数百名敢死队猛攻清军左翼,同时,张煌言率数百人进攻清军的右翼。
这次果断出击令显示张名振部队强大的攻击力,清军被打得大败而逃,清军的骑兵在这种地形与气候下优势丧失殆尽,马匹陷在冰地之中,三百骑最后只有一骑侥幸逃脱。有一些史书称这次会战,清军一万余人全军覆没,另有些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清军伤亡人数,只纪录清军骑兵全军覆没。总之,这次会战,张名振兵团是大获全胜。
平洋沙战役的胜利,使得江浙一带的人民大为振奋,抗清的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张名振的海军舰队士气高昂。此时,张名振接到了一封来自长江上游的蜡书。
这封蜡书,与大西军的首领孙可望有关。
由于明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江南沦于满清之手,在沦陷区,仍有无数的志士仁人,以及明朝旧官吏为抗清的事业而冒死奔波。这些反清复明的人士奔走于东南、西南两大抗清力量之间,试图开辟一条新的联合作战的路线,这些人士中,最重要的包括贺王盛、睦本、平一统以及姚志倬等人。贺王盛曾经担任崇祯朝太仆寺右少卿,南京陷落后,他暗中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张名振率军北伐,贺王胜觉察到时机成熟,便派睦本秘密前往西南,与永历政权接头,与睦本一同前往的,还有著名的义军领袖、投奔张名振的姚志倬。行至湘潭时,姚志倬因病无法前行,只得养病后返回张名振军中,睦本单独前往,带回永历帝的敕书与孙可望的信札,于十一月返回,交给了贺王盛,贺王盛又转交到张名振的手中,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蜡书。
另一位著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