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迷雾重重的会师行动(6/7)
分析林察率海军南下,行进缓慢,是为了故意拖延会师的时间,并认为这是受郑成功的指使,把郑成功看作是一个破坏联合抗战的人,这种说法也缺乏证据。
以郑成功的实力与桀骜不驯的本性,如果不想与李定国合作,他决不会出兵。既然出了兵,怎么又会故意拖延会师时间呢?那么怎么来解释舰队从福建到广东前线花费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呢?
只要翻查一下郑军历来的海上军事行动,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正常的行军时间。1651年郑成功南下勤王,从南澳岛与大星所,耗时约一个半月;1655年洪旭率舰队北征舟山,从厦门到舟山耗时三个月。由于海上行军不同于陆上行军,受到海洋潮流与天气影响很大,这在后来郑成功的北伐,到跨海征台湾等海上战事中,都可以清晰看到海上行军速度并不可以用距离远近来衡量,举个例子,以当时远航能力极强的荷兰舰队为例,在救援热兰遮城战役中,由于天气原因,在热兰遮城外海域整整逗留了二十八天。
如果林察的海军并非真心要援助李定国,那么在得悉李定国已经兵败后,那么当然就应当马上率舰队返航。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
林察率海军出发时,郑成功拔配给十个月的粮饷,很明显,这是打算要作持久作战的准备。林察在十二月十五日得知李定国兵败后,南征军并没有马上返航,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到次年五月才返回厦门岛。这半年的时间,这支海军在干什么呢?信武营陈泽、游兵镇黄元、殿兵镇林文灿三人建议前往广海,想从这里登陆,寻求与梧州的李定国军队重新会师,但此建议遭到林察与周瑞的反对而未果。
林察与周瑞的想法,大概是想等待李定国的军队重新返回广东战场,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李定国的军队始终未能重新出现,最后才不得不返航。郑成功认为林察、周瑞等\"逗遛观望而回”,正是指责他们没有积极主动进取,而是被动地等待。
其五,处罚林察等人是否真的是\"掩人耳目\"的政治权术呢?
顾诚先生认为郑成功对南征将领处罚过轻,只为掩人耳目,意思就是说林察等人故意磨磨蹭蹭,其实是郑成功的暗中安排的,现在郑成功又假意处罚他们,整个过程就象演戏一样。
其实这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