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内部的格局(5/5)
目的是让清军无城可恃,以便于郑军在运动战中追杀。
郑成功放弃这些城市据点,足见他的战略眼光,他并不以一城一地的争夺为主,因为清军拥有火炮与攻城武器的优势,一旦包围这些城市,郑军如果不实施援救,那么最终被然被击破,如果实施援救,那么远道奔袭,主动进攻,敌军又拥有强大骑兵,郑军仍然难以摆脱劣势。所以郑成功将防线大为收缩到以厦门岛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将拆毁各城的石头运往厦门、海澄、白沙、下店、丙州、金门等几个地方,修筑坚固的堡垒。形成为一个可以相互呼应的防御线。
既然清军大举入闽,郑成功索性来了个大踏步进退,在福建战场紧缩战线,将防御区缩小到厦门岛附近约半径约五十公里的区域内。然后在外线展开反击,一路南下广东,这路兵团由前提督黄廷统辖,包括戎旗镇、左先锋、右先锋等精锐兵团,共计十二个镇的兵力,由漳浦、诏安南下潮州,驻军征饷。另一路由由水师右军总指挥忠振伯洪旭为水师总督,陈六御为总制五军戎政等会师进入长江,捣其心腹,使彼不得并力南顾。”
这个战略,可以归结为:内线防御、外线出击。且不论这个战略是否高明,其体现出郑成功举重若轻的从容镇定与无所畏惧的精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定远大将军达度统领三万精锐满汉骑兵入闽,与闽地清军会合之后,至少有五万人马,而此时郑成功居然把主力悉数外调,在福建省内只留下后提督、奇兵镇、左冲镇等少数几个陆师镇的兵力防卫,这个胆略与勇气,确实是无与伦比。
这次豪赌,郑成功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