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挺进闽东(7/10)
英在金乡卫的胜利,使郑成功对攻略浙江更加充满信心,他是一个精力充沛、事必亲躬的统帅,虽然在郑、清的实力对比上,郑军无论在军队数量上还是资源的控制上,都处于下风,但郑成功却一直积极主动地进攻,以此来维护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在亲征浙江之前,郑成功还有一件事情要做,他担心厦门岛基地的驻军在他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纪律出现松弛,战斗力下降。所以他返回厦门岛后,对岛内各镇部队进行一番突袭大检查。
这次检查内容包括:部队中是否是老弱不堪用的士兵?部队的旗帜是否鲜明?盔甲、火箭、铳器、被牌、火龙、弹子、斧头、船只是否齐备?
这次检查的结果,令郑成功基本上对驻岛部队的表现还算满意。
护卫左镇、后劲镇等皆军容整齐,武器装备良好,士气高昂。但是也有一些部队存在问题,礼武镇军容不够整齐,陈辉的水师在军容、器械上都存在问题,洪旭的水师右军有一些船只只适合于内港运兵运粮,不适于远洋航行等等。除了检查军队的情况外,郑成功还是各财政也做了一番彻底的清查。
裕国库官员张恢、利民库官员林义等人,全面核算东洋贸易与西洋贸易的船只物品的本息,以及各商行的出入银两。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郑成功的商业情况。
郑氏政权,不独是全国最强大的抗清力量,亦是东亚最强大的商贸集团。
这个庞大的海商集团的贸易范围,东达日本、琉球,西达南洋诸岛,商船往来,络绎不绝。这里有一个疑问就出来了:郑成功只控制东南沿海地区,那么他庞大的贸易商品从何而来呢?
这就得追溯到郑芝龙所创建立的贸易帝国。当年郑芝龙既是明朝的官员,同时也是海商巨头,利用其种种关系,在全国建立起庞大的贸易网络。后来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但民间的贸易并没有因此而断绝,郑成功控制了中国长江以南到广东的海域,郑氏商船更是垄断了海上贸易,清政府控制区的商品货物要出口到国外,仍然必须与郑成功合作,当然,这种合作是非官方性质的,而是民间走私性质。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的光环过于耀眼,以致于经常被忽视他的另一面,他实际上是一名伟大的商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