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嵩山之峻(4/8)
dhidhara)在抵达中国后,选择在河南嵩山的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不为外物所扰,最终开创了禅宗独特的修行法门——“壁观九年,悟道成佛”。达摩因此被尊为禅宗初祖。
达摩(bodhidhara)祖师的面壁九年,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静止,更是一种心灵的深度修炼。他的修行方式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抛弃繁琐的宗教仪式和经文学习,直接体验佛性。这种简洁直接的修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他的教诲和修行方式经过弟子们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和沩仰宗。这些流派各具特色,但都遵循达摩的核心教义,即通过禅修直接体验心性的本来面目。
禅宗的传播,不仅限于少林寺,而是逐渐扩散到中国的各个角落,乃至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形成了东亚文化圈中独特的禅文化现象。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以其简洁、直接和实用的特点,吸引了无数寻求心灵解脱和生命智慧的修行者。
达摩的传说和教义,成为了禅宗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位面容严肃、眼神深邃的僧人,象征着禅宗追求内在觉悟的精神。而“壁观九年”的故事,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禅宗修行者,在寂静与孤独中探寻生命的真谛。
(2)禅宗的核心教义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主张通过直接的心性体验来达到悟道。禅宗的修行方法包括静坐冥想、参禅问答(公案)、打坐(坐禅)等,目的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直接体验佛性。
禅宗的修行方法,其核心在于超越形式,直探本源。静坐冥想,让修行者收敛心神,回归内在的宁静,在寂静中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从而洞察到心性的本来面目。参禅问答,即公案,是禅师与弟子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通过看似无解的问题,激发弟子超越逻辑思维,实现心灵的瞬间觉醒。
打坐(坐禅)则是禅宗修行的基本形式,通过长时间的静坐,修行者学会放下杂念,进入一种无我之境,在此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佛性的真谛。这些修行方法,无不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