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胖大海(2/4)
壁组织,呈红棕色,遇水膨胀较缓慢。胚乳为角质,子叶2片,菲薄,紧贴于胚乳内方 。
23 生长特性
胖大海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实生苗在种植后3 - 4年开始开花结果,花期在4 - 5月,果期在6 - 7月。其生长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荫蔽条件,随着植株的生长,对光照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生态习性
31 地理分布
胖大海原产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湛江、海南、广西南宁、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
32 生长环境
胖大海喜热带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1 - 249c之间,年降水量为1800 - 2500毫米,相对湿度在80左右。它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中。在海拔300 - 800米的地区生长较为适宜,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ph值在55 - 75之间均可生长。
四、药用价值
41 传统药用记载
在传统医学中,胖大海的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胖大海,出安南大洞山,乃草木之实,用仁。” 并指出其可“治火闭痘,服之立起,并治一切热证劳伤吐衄下血,消毒去暑,时行赤眼,风火牙疼……” 。在古代,胖大海常被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目赤肿痛等病症。其用法多为煎汤内服或泡茶饮用。例如,将胖大海与桔梗、生甘草等配伍,可增强治疗咽喉肿痛的效果;与蝉蜕、薄荷等配伍,可用于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
42 现代研究进展
421 化学成分
胖大海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其中,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如胖大海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黄酮类成分包括芹菜素、木犀草素等。挥发油类成分包含多种萜类化合物,如a - 蒎烯、β - 蒎烯等。有机酸类成分有棕榈酸、硬脂酸等 。
422 药理作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