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敖陶窑子(8/9)
的是看着北方的突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受降城在南,包头城区在北,整不好原来突厥贵族就住在如今的包头城区,这才演变成为城市。
但也有一个问题,游牧民族,突厥贵族,领地不能用亩来衡量了,得是平方公里,领地面积大,平时住在哪都不一定,更别说埋在哪了。
唐朝在家门口建立受降城,我要是突厥贵族,随随便便把部落往哪迁二百公里,躲避唐军的监视。
所以,唐朝时期的包头城,可能是古代的贸易中心,中原地区的货物渡过黄河,在包头交易,绝不会是突厥贵族的聚集地。
要不然,唐朝天威降临,突厥贵族得被团灭。
突厥有北迁的可能,但作为唐朝,绝不会让突厥脱离受降城的监视。
那么,我大概可以划定个范围,以受降城为中心,往北一百公里范围内,有可能是突厥贵族的牙帐。
为啥不是往南?
因为南边是黄河。
唐朝不会让突厥人渡过黄河。
再看地图,包头以北三十公里都是山脉,往西边走有一个关隘,黄河距离山脉不过五公里。
相比于西边,东边却有大片的草场,山脉和草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东西一百多公里,山脉和黄河南北距离也有五十多公里,还有一点很重要,云中古城在西边,两者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六七十公里。
如果把牙帐设置在包头的东边,这边的突厥贵族能轻松地和云中的突厥组成联军。
我越分析,越觉得合理,花木兰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她道:“我觉得应该在西边,有一个五公里的关口,突厥需要这个关口。”
“嗯?”
“你想呀,唐朝防着突厥人,突厥人也得防着唐朝人,对吧,守着关口,唐朝大军过来,突厥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出来作战,关口不宽,守着这个关口,唐军想绕路都绕不过去。”
“也有道理。”
“是很有道理,你能想到的东西,唐朝皇帝和将领想不到吗?你要是唐朝皇帝,会让包头和云中的突厥组成联军吗?根本不可能,说简单点,唐朝设置受降城,也有分割突厥部落的意思,对吧。”
我给花木兰点赞。
花木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