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痛失心腹(6/6)
“嗯,还是怪我疏忽了。”
“仔细算来,他也二十一岁了,多年轻的生命啊!”三郎感慨万分,因为此时,他又想起了一个人——玲珑。
小顺子的墓地就在潞州城外西北角,安葬的那天,三郎最后一个离开。
“兄弟,你等着,我会夺回属于我的一切,到时候,我要风风光光的把你安葬,我还要封你为王。”三郎对着墓碑起誓。
从那时候起,三郎开始了全面的夺权计划,小顺子的死,只是大唐天下千千万万个普通老百姓的一个缩影。
中宗的大唐已经不是贞观年间的大唐了,许多老百姓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上安乐公主和韦后等人的卖官鬻爵,宗楚客、韦温的排除异己,弄得天下鸡犬不宁。三郎感觉,再也不能沉寂下去了,他要反击,因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他决定依靠太平公主和相王的力量。
从实际意义上说,唐朝是两京制,武皇驾崩,中宗继位之后,基本上在长安临朝听政,原因很简单,迁都洛阳是因为女人,那就是武则天,迁回长安也是因为一个女人,那就是韦后,韦后宗族都在长安。
可是从景龙元年起,关中地区因连续遭受旱、涝灾害,发生严重饥荒。粮食奇缺,米价大涨,到708年末,每斗米价值高达百钱,比贞观、永徽时期上涨了二十余倍。
为了缓解长安市内的粮食紧张状况,朝廷从山东和江淮地区调运粮食供应首都。运粮的任务十分繁重,拖粮的牛十有八九劳累而死,仍无法满足京师地区的粮食需要。
群臣请求李显带领宗室成员和朝中大臣暂时迁往东都,以减轻长安的粮食供应压力。皇后韦氏出生于杜陵(今陕西长安),不愿到东都居住,便指使巫师彭君卿造谣说:“今年皇上不宜东行。”李显便信以为真。不久,又有人劝李显暂往河南,李显发怒说:“岂有逐粮天子?”
他的意思是天子不能为吃饭问题而轻易迁动……